近期国务院公布的《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包括50多条主要科技创新税费优惠政策、40多项税收征管规定和行业管理办法等。税费优惠政策将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助推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税费政策举措,逐步形成涵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多税种、全流程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部门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8万亿元,为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税费优惠政策的重要受益对象是高新技术类企业和小微企业。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按照15%(之前为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22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至100%;2023年,将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这两个产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国家还明确了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车船税等。
税费支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研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壮大。2023年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91万亿元,增长了一倍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9.8%,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较2022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进一步推动结构性减税降费支持科技创新,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二是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大高新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对急需发展壮大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予以政策支持,促进完善供应链产业链等。三是把握关键,进一步做好高新企业服务保障。对科创孵化、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学融合等关键环节,全流程全要素地予以支持和服务保障,激发企业原创力,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四是加大宣传,与科技、工信等部门协同发力,对科技型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加强行业监管等,进一步推动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