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2024年05月15日 版次:08        作者:王璐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是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菲利普·阿吉翁等撰写的一部经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阿吉翁对“创造性破坏”理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探讨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他提到,市场经济中的“创造性破坏”是实现繁荣的强大引擎,是推动过去两百多年社会空前发展的动力,也是未来应对各种挑战的关键。

作者认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创新打破旧有的结构和秩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所谓“创造性破坏”,是从另一视角看待创新,其“破坏”的过程就是新的生产力不断崛起和旧的生产力被替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不断涌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自由市场体制并不完美,这个过程中旧有行业消失,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书中认为,这种破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阿吉翁通过剖析许多重大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的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根源等,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当下全球经济增长的机理和困境。书中提到,创造性破坏不是简单地破坏与重建,而是对旧有模式的挑战与创新,是对经济潜力的深度挖掘。推动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创造性破坏淘汰落后产能。在这种创新和破坏的循环过程中,国家应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如通过制定合理的宏观政策有效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阿吉翁认为,创造性破坏的力量需要在适当的引导和调控下发挥。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重点需要构建“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均衡关系,在促进创新和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之间找到平衡。创新也会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如升高基尼系数、动摇就业稳定性等。因此,在激励创新的同时,要探索如何将创造性破坏带来的社会冲击最小化。

阅读本书,读者会对“破”与“立”的关系有更深体会,也对建设一个保证创新不被阻碍又兼顾公平保障的社会有更多思考。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