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强在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参加专项工作,他和组内的同事用心拟制提纲、精心起草文稿、细心校对材料,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赵强是国家税务总局吕梁市离石区税务局的一名青年干部,2018年进入税务系统,先后在党建股、办公室、纪检组等部门工作。参加税收工作几年来,他就像吕梁山上的一株沙棘,扎根基层一线,以青春浇灌、用奋斗滋养,努力向阳生长。在2023年全国税务系统业务比武中,赵强获得办公室条线桂冠;今年,他又获得“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村里人”,“驻”三年
2018年8月,入职不久的赵强主动请缨奔赴乡村,担任离石区信义村驻村第一书记。他说,自己是大山里出生的孩子,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就想为父老乡亲做点儿实事。
3年间,赵强把青年人初出茅庐的干劲用在了带领村民致富上。在他看来,推动乡村振兴一定要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村民永续发展的“造血功能”。他了解到信义村属于山区丘陵地形,可耕种土地仅有2000余亩,这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信义村来说,无疑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才能利用好信义村的地形特点,将劣势变为优势?
赵强向农业专家请教得知,像信义村这种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的丘陵地非常适合种植核桃,于是他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研究商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一开始,村民们都很犹豫,大家没有种植经验,心里没有底。为此,赵强邀请专家来村里开展核桃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并协助打通销售渠道,打消了大家的顾虑。短短几年时间,信义村就建起了千亩核桃林,村子变美了,村民们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村民们说:“赵强是我们的好书记,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我们当‘自家人’,驻了3年村,也‘驻’进了我们的心窝里。”3年时间,赵强从象牙塔的书生变成山乡致富的带头人。他说,脚下有泥土,心里才有底气。
零距“离”,办“石”事
驻村工作期满后,赵强回到离石区税务局,继续在党建股工作。2022年7月,他调任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在认真做好股室工作的同时,赵强还积极参加局内各项重点工作、专项工作,贡献着青春力量。
去年初,离石区税务局组建纳税服务工作专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办税服务举措,希望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因业务能力出众,赵强被选为专班成员,在专班工作了5个月。他和同事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对这些服务举措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一天,他路过办税服务厅,看到牌子上的“离石”二字,突然灵光乍现,构思出“零距‘离’,办‘石’事”的服务创意。得到局领导认可之后,“零距‘离’,办‘石’事”纳税服务品牌由此诞生,既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贴合离石税务的服务特点。以这一服务品牌为核心,赵强主导推出了一系列税收宣传新产品。2023年,离石区纳税人满意度排名实现跨越式提升。目前,这一服务品牌已成为深受当地纳税人缴费人信赖的“金字招牌”。
除做好税收本职工作外,赵强还有一个身份——离石区税务局团支部书记。早在2018年11月,赵强就因工作勤勉、表现突出被推选为团支部书记。5年间,他带领局里几十名青年干部,在减税降费、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工作中争当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诠释税务担当。2022年,赵强获评“离石区优秀共青团干部”;2023年,他所在的团支部荣获“吕梁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多学习,勤锤炼
赵强爱学习,而且不限于学习所在岗位的业务,还会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其他条线的知识,以便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2022年调到办公室后,他开始不断打磨文字功底,练就扎实的写作本领。
为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和对材料的把控能力,赵强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主流报刊、研读经典著作。在他读过的报刊书籍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和笔记,遇到好词好句,他就会反复琢磨。同事们都称他为“学霸”,但赵强认为,“笔杆子”不是“书呆子”,要写好材料、报告,光有文字功底远远不够,要想“妙笔生花”,还得相应地提升各项业务水平。
为此,他聚焦税收征管改革、税种管理等“税之要事”,在繁忙的股室工作之外,挤出时间自学多条线业务知识,并积极参加练兵比武,以考促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2019年—2022年,赵强在全省税务系统练兵比武中表现突出,连续四年获省级业务标兵称号。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历练,赵强的写作能力稳步提升。在2023年全国税务系统业务比武中,他获得办公室条线成绩全国第一。
去年8月,赵强调任纪检组副组长一职,在新的岗位上,他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他说,无论身在哪个岗位,都要把工作干出彩。且以青春赴山海,追风赶月莫停留。这位90后继续稳打稳扎,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正努力结出更加甘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