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羽毛球赛近日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这是中国西部首次举办世界最高级别羽毛球团体赛事。这场比赛的到来,带动蓉城的羽毛球运动再掀热潮。
成都人有多爱打羽毛球?成都市羽毛球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成都长期进行羽毛球健身的人数超过50万,拥有4片及以上羽毛球场地的场馆达440余个,全市每年举办各级羽毛球赛事活动3000余场次。此外,全市有羽毛球青少年俱乐部70余家,常年接受羽毛球培训的青少年超过2万名,有传统羽毛球项目学校30余个……
“好球!”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海德体育中心内的VICTOR李俊慧羽毛球馆内,运动者们穿梭奔跑、精准截击,现场挥拍声、击球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在球馆创办者李俊慧看来,成都有着如此好的羽毛球运动氛围,羽毛球市场发展如此快速,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作为曾经的职业羽毛球选手,退役以前李俊慧每年都会随国家队来到位于成都的国羽训练基地集训,并在心里埋下了在此创业的种子。“在我退役的2021年,成都提出要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规划,更坚定了我在此创业的决心,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李俊慧说。
然而,从运动员转型为一个创业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俱乐部开办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帮助下,俱乐部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谈到未来,李俊慧表示正计划在成都开更多羽毛球馆,和更多学校开展羽毛球的课程合作。
“运动热”“赛事热”也拉动了产业热。走进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的成都成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晴空之下,公司的大晒场铺满了雪白的鹅毛。据公司总经理赖周华介绍,公司每个月的产能达到一千万片羽毛,年产量超一亿片。
作为一个经过两代人薪火传承,深耕羽毛加工产业数十载的企业,这家企业发展路上经历了不少令人难忘的情节。
据赖周华介绍,2021年和2022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下游厂商几个月不要货,公司经营入不敷出。幸好按照扶持政策,公司享受到数十万元的税费缓缴,缓解了当时的资金压力。“2023年,我们又享受各类税费优惠10多万元。今年春节期间,下游厂商来到四川,要求我们加大产能。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讲解相关税费政策,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赖周华说。
凭借一片片优质洁白的羽毛,成羽公司在羽毛球市场“开疆拓土”,成为世界羽联主要赞助商尤尼克斯的国际比赛用球唯一供货企业,目前年产能超一亿片优质鹅毛,公司在去年做出了超千万元营收的亮眼业绩,成为了不可小瞧的“羽量”经济。
“一片羽毛看着不起眼,但加工它的科技含量可不低。”成羽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羽毛加工产业本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经羽毛从原毛成为成品羽毛片历经的剪管、清洗、晾晒、烘干、分左右、成型(剪切)、分级等9个步骤均由人工完成,近年来公司引入了一系列智能设备,为产业做大注入了科技力量。“得益于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今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赖周华说。
“成羽公司作为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用优质的产品走出国门,我们也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主动上门服务,解读热点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成都市青白江区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陈梅说。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以“政策找人”为抓手,打好“税路通·海纳百川”“三送三转——青言税语助万家”“民营企业(流动)服务站”等服务组合拳,为企业精准“画像”,量身定制税惠政策,以高效优质税费服务助力成羽等民营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一片小羽毛连接着大世界。大赛的举办让更多人关注到成都,也给成都的羽毛球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