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成“业”:致富路上茶香四溢

2024年05月21日 版次:04        作者:童霖 朱吉

日前,“乡村振兴赋能计划走进贵州毕节七星关暨2024年太极古茶文化推广季”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正式启动。毕节市现有古茶树30余万株,2023年,毕节市投产46万亩茶园,茶叶产量近2万吨,茶产业总产值48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首届贵州工艺白茶斗茶大赛中,我们的香炉山茶获得了‘茶王奖’。这种茶香气浓郁,具有高原风味,很受消费者喜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香炉山茶园高级茶艺师蔡娇说。

在平均海拔2200米的香炉山茶园,郁郁葱葱的茶树成为茶农们的致富“密码”。香炉山茶园自建园起,茶青的采摘方式一直以人工为主,忙季时用工超过1000人。“每年茶园采茶都需要大量用工,给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采摘茶叶按照茶叶品质及采摘难度,报酬从5元/斤至100元/斤不等,村民一天平均收入120元,采摘多的村民一天最多能挣350元。”茶园村村支书陈昌军说。

国家税务总局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税务局组建“青年志愿队”,走进香炉山茶园,为茶园送上“私人定制服务手册”,涵盖了涉税事项服务清单、个性化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同时帮助茶园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纳税申报、发票代开、办税系统操作等问题。

“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税务部门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较高的是茶青的采购支出,但有时由于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无法抵扣,税负偏高。针对这一情况,税务干部向我们介绍了精制茶加工行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相关政策,帮助我们合理归集各类成本费用,更加规范地适用政策。”香炉山茶园会计道安沙说。

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的太极村,生长着近7万株古茶树,独特的地理优势与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优质的生长条件。

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兴建厂房、购进设备,带领茶农发展致富。目前,该公司茶叶年产量达10万公斤,2023年销售收入达3600万余元,销售遍布20余个省市区,产业辐射14个村,惠及2000余户茶农。

“贵州是全国茶青的重要产区,茶青质量非常好,但很少有打出品牌的,我们当时就想寻找一款真正有品质、能‘走出去’的产品。太极村的古树茶是稀缺资源,希望能把它打造为七星关区的一张名片。”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常委、副区长练惠林说。

“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税费优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太极古茶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谈及税务部门的支持时,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谢涛说,“税务干部上门辅导,为我们详细讲解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今年我们已经享受税款减免近5万元,让公司得以投入更多资金扩大生产经营、提高茶叶品质。我们将在当地政府和贵州省茶叶协会等多部门的支持下,以举办品鉴会、省级古树茶加工技能大赛和参加各类斗茶大赛为契机,进行推广,打造‘太极古茶’文化品牌,让藏在深山的古茶产品逐渐得到行业和市场的认可。”

“目前毕节已经形成种植采摘、生产包装、销售饮用的完整茶产业链条,从业人员多、覆盖范围广,涉税问题多。”毕节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进表示,该局将积极组织税务干部为茶农茶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更精准的优惠政策、更精细的涉税服务、更便捷的办税体验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助推“茶叶经济”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