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税务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超400户企业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近10亿元
2024年05月22日 版次:02        作者:岳瀚诚 牛洋 记者 陈永康

本报讯(岳瀚诚 牛洋 记者陈永康)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了解到,近年来,四川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助残扶残税费政策,针对特殊群体持续优化税费办理流程和服务举措。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超400户企业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达9.28亿元。

“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四川省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说,国家出台了系列税惠政策帮助残疾人就业,现行的政策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方面,这些政策能够鼓励企业主动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和个体户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为例,政策规定,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

四川福翔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残联认定的2023年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目前累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该公司董事长文琦超介绍,近三年,公司享受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3000余万元。

绵阳吉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都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招录残疾人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能享受税费减免,对企业和残疾人都是好事。”企业负责人杨晓晖介绍,公司目前招录的残疾人员工占员工总数25%。这项政策今年预计还能减免税款近50万元,这笔钱杨晓晖计划投入厂房建设、增设就业岗位,其中就包括为残疾人提供的10个岗位。

除了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四川税务部门还为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扶持。乐山市金口河区税务局与当地残联、人社等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及时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创业情况,全面梳理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内容,将助残“春风”送上门。

内江市东兴区税务局建立“首席税务官”机制,按照“一户一档案”为有残疾人岗位的企业制作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档案,主动上门服务,向办税人员定制式推送残保金优惠政策,并协助其联系残联进行安置残疾人备案。德阳市罗江区税务局与当地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建立联系机制,通过推动农业订单签约、技术资金互助等方式,为残疾人农业创业者提供全产业链的配套服务。

据了解,四川税务系统在大力推进“掌上办”“网上办”的基础上,还在办税服务厅专设“绿色通道”“无障碍通道”,为相关企业和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理、专人导办、专窗专办、上门帮办服务。同时,多地税务部门依托税邮驿站、“枫桥式”税务分局等阵地,打造“社保缴费一公里服务圈”,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自助办、融合办,让税务“有爱”服务助力残疾群体办税缴费“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