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奶产业被确定为全区“六特”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宁夏奶牛的存栏超过了90万头,连续5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生鲜乳产量占到全国市场的10%左右。
在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的小标识。该公司技术总工程师杨建国介绍,这个小标识是奶牛的专属电子档案,上面记录着其健康、成长、运动、产奶、产犊等情况。每头牛的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后,第一时间由耳标传输到后台系统,无须人工采集传递。
“对奶牛体况的记录评测,我们已实现智能化。一开始,我们需要购买很多智能化设备,资金压力很大。关键时候,税收优惠‘推’了我们一把。从2021年到现在,税务管家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我们享受各项税费优惠7500多万元。”杨建国指着挤奶台的一处摄像头说,“那就是我们新引进的‘牛脸识别’仪器,挤奶台上的牛到达此处时,摄像头会对牛脸进行抓拍,获知该牛的编号。随后,另一处摄像头会对牛进行全身拍摄,并进行体况评分。”
养牛企业智能化的背后,不仅有税务部门税费优惠政策的资金支持,更有税务部门智慧化的服务支持。宁夏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为企业进行个性化、全过程的“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惠红利,还联合自然资源、发改、工信等部门优化互动式服务机制,拓展税费联动业务,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助力企业从“传统养殖”迈向“智慧养殖”。
走进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加工畜牧饲喂机械,他们所生产的无人驾驶TMR车智能饲喂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配方上料搅拌、智能行驶投喂、自主清理,为养殖业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享受,给了我们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底气。近三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1700万元,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30余万元。”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企业副总经理蒯立军说,“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技术,推出创新产品。目前,公司开发的产品共获得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良性循环,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