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产业“配角”

2024年05月24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一园

随着小米SU7和智界S7等“新选手”涌入赛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在新能源汽车博弈场上,“狂飙”突围的不仅仅是造车企业,随之加码角逐的还有汽车零配件企业,涵盖底盘、车身和电器仪表等全品类。目前,这些产业“配角”又在做些什么?近日,记者来到正在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宁波,一探究竟。

解锁“轻量化”难题

对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里程焦虑”是块“心病”。研究发现,纯电动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10公斤,续航可增加2.5千米。目前,宁波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正在积极抢抓“轻量化”风口。

走进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智能自动化生产车间,滚烫的铝合金液闪着银白色光泽,被精准地注入模具中,在巨型压铸机的高压下,一次性成型出复杂的铝铸件。旭升集团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铝合金成型工艺的企业,轻量化铝铸件年产量超过3700万件,与特斯拉有着长达10年的深度合作,还“牵手”了蔚来、理想和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我们突破解决了轻量化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配件的关键技术问题,累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技成果288项。”旭升集团财务负责人卢建波表示,这条“轻量化之路”离不开税务部门的靶向辅导。自2023年以来,该集团已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近1.8亿元,享受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约6.62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优惠3000余万元。

据悉,依靠传统汽车产业优势,目前宁波市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已完成从供应个别简易零配件到全面供应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的升级跨越。

聚焦“智能化”驱动

要想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脱颖而出,不仅要“轻装上阵”,还要学会“弯道超车”,而超车的关键就是“智能化”。

“我们充分发挥数据算法优势,逐步试验并装配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每年研发投入均在2亿元左右。”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凯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智能刹车系统等已成功完成研发投产。现场,他还向记者演示了拓普电子全球首创的无刷电机智慧电动门系统,其搭载的毫米波雷达能够实时感知周边障碍物,做到自动停止并可回退。目前,这项“黑科技”已应用于问界M9。他们将研制出更多智能产品,打造世界级汽车零配件企业。

据叶凯介绍,由于公司每年的研发活动很多,如何判断这些研发活动的费用是否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条件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担心因对政策把握不准而引发税务风险。了解情况后,当地税务干部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厘清会计核算口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和加计扣除口径的区别,今年前4个月,已累计辅导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超过6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宁波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细分赛道上,还有许多像拓普电子一样的零配件企业,正立足自身优势,在智能刹车、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等领域聚力攻坚,以技术飞跃实现层级迭代。

守住“安全底线”

当“大尺寸中控屏”日益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传统安全气囊安置与点爆的工程难度剧增,成为全新的行业难题。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测试过一款车,其安全气囊与大屏顶部相距仅5厘米,展开时很容易出现问题。经过多轮研发,他们最终设计出一款可越过屏幕“飞出来”的安全气囊,能最大程度保护驾乘人员安全。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过5%,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65亿元。”均胜电子财务副总监王占龙表示,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支持着企业发展,但在跨境经营过程中,各国税制千差万别,企业仍面临着多种风险。为此,宁波市税务部门积极依托“税路通·甬相伴”跨境税收服务品牌,在宁波税务公众号和纳税人学堂等渠道,“一站式”提供“走出去”税收指引及海外税收案例库等跨境税收服务产品,对跨境经营企业帮助很大。

数据显示,2023年宁波新增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105户,主要分布在制造行业。截至2023年底,宁波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已超过800户,产值超1200亿元。宁波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构建起完整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链,涌现出许多优质企业。税务部门将推出更加务实的服务举措,精准落实各项税惠政策,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贡献更多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