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避、不拖延,点赞!”5月20日,陕西旭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党圆给国家税务总局富平县税务局打来电话,对税务部门处理涉税矛盾纠纷一事表示感谢。近两年来,为更好解决税费矛盾,富平县税务局探索建立了“税务+N”多部门协作调解机制,对税费纠纷实施“一站受理、后台流转、多方联动、限时回复”闭环管理。2023年11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富平县税务局作为全国税务系统唯一代表入选。
“云上枫桥”线上受理争议
随着近年来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涉税费争议呈上升趋势。基于此,富平县税务局着眼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探索实施涉税费矛盾纠纷“一站专调”工作法,统一办理涉税费矛盾纠纷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和分流转办等工作,并现场评估矛盾纠纷难度等级,明确“即办、7个工作日、20个工作日”三个办结时限,通过“一站受理、后台流转、多方联动、限时回复”,让群众一处反映、一站解决。
富平县税务局法制股股长宋杰介绍,为实现“办中能问、问中有办、办问协同”,加快从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线下”服务并重转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富平县税务局去年底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了“云上枫桥”工作间,通过征纳互动平台与“云上直播”的方式,实现业务在线帮办、政策在线宣传、争议线上受理。
在最新一期的“云上枫桥”直播活动中,税务干部化身主播,在线了解纳税人缴费人的涉税费困难,就其关心的最新税费优惠政策进行实时解答,并做好问题和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于能当场答复的,税务主播在线上及时给予答复;对于复杂涉税费事项,则给出承诺,限时办理,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据悉,自“云上枫桥”工作间上线运营以来,共受理线上咨询约2.8万件,并实现全部办结。
“风险池”里“捞”问题
政策找人勤一点、办税争议少一点、服务靠前快一点、群众满意多一点。今年以来,以“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为契机,富平县税务局“抓前端、治未病”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争议调处能力不断提升。
富平县税费争议调解中心主任侯南告诉记者,为健全涉税费纠纷预警机制,在事前防范争议纠纷的发生,富平县税务局建立了排查预警机制,多途径排查苗头性问题。特别是针对12366纳税服务热线、征纳互动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局长信箱等渠道反映的税费争议事项,该局将其全部纳入税费争议调解中心工作范围,从而建立起了集中的“风险池”。
“风险池”建立后,及时“打捞”问题就显得十分关键。今年年初,多个小区业主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举报物业公司拒开发票问题,税务部门受理后,第一时间联系富平县住建局物业办以及镇(办)、社区,共同对县域内的物业公司进行排查摸底,并将相关结果反馈至政府部门,提请对物业公司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富平县税务局在全面掌握县域内各物业公司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该类问题标准化处理流程,组织开展物业行业纳税辅导。经过整改后,短期内,当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关于该类问题的接访投诉频次明显下降。
由于多数税费纠纷及时得到了妥善解决,“处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逐渐开始显现。自“枫桥式”税务分局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富平县税务局依托税费争议调解中心开展税收宣传活动43次,化解税费矛盾争议191件,回访176人次,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实现了“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征纳更和谐”的目标。
“抓前端、治未病”
及时化解税费争议很重要,从源头上减少税费争议的产生更加重要。
近年来,富平县税务局将税法宣传作为基层税费治理的重点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提升纳税人缴费人依法纳税意识,并依托社区、企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税收共治网格力量,吸纳纳税人缴费人到涉税争议的防范和调解中来,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努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的目标。目前,富平县税务局共聘请税费网格联络员46名、税费观察员287名。
富平县城关街道书店社区工作人员樊晴,是当地税务局吸纳的税费观察员。在日常工作中,樊晴通过集中收集社区居民、群众和纳税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反馈给当地税务部门,跟踪问题处理时效,发挥协调作用。樊晴告诉记者,城关街道书店社区和富平县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开展了“税务+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税务部门通过在社区设立税费网格联络员、税费观察员,依托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打造从宣传、咨询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高效服务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富平县税务局还安排税费争议调解中心法律援助工作室专家团队成员,在全县16个镇(街道)268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常态化线上派驻。此举不仅改变了以往“轮派”“大水漫灌”式的传统普法模式,而且让有税费政策困扰的群众及时获得精准服务,一些苗头性的税费问题,在服务的过程中就自然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