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探索

——以国家税务总局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为例
2024年05月29日 版次:06        作者:孙菲 刘泽旭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行优质高效智能税费服务,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以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为目标导向,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工作要求,问需问策于纳税人缴费人,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创新纳税服务举措,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下面,笔者以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积极推行智能税费服务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当地纳税服务精细化管理现状。

纳税服务的基层实践

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提升税费服务新体验。

一是推行高效便捷的自助办税服务。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大力推行涉税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在办税服务厅设置自助办税体验区,导税人员按照“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分类辅导纳税人缴费人通过自助办税终端、电子税务局和龙江税务App办理业务,引导纳税人缴费人逐渐形成自助办税习惯。

二是推行远程可视化云办税服务。该局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功能,对传统涉税咨询服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重构,办税服务厅设置征纳互动服务坐席,针对纳税人缴费人的涉税诉求设立零时差对接实体办税窗口,远程帮办快速响应。同时,该局实现了征纳互动跨区域协同服务,为纳税人缴费人送上指尖办税的“智感服务”体验。

创新纳税服务举措,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打通产业链堵点。为化解辖区内经营主体因所处地域偏远而导致销路不畅,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双寒”产业发展缓慢带来的影响,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依托大税帮·供需大厅数据库,运用税收大数据,为原材料短缺或产品销路不畅的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供需匹配的企业双方按市场化原则实现有效购销,打通产业链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二是优化留抵退税流程。该局对制度性留抵退税流程优化再造,将审核环节前移,内部审核快速流转,线上申请预约退税,通过远程可视化税企互动开展政策辅导,进一步压缩了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的退税时间。

加强跨部门联动,打造税收共治格局。

一是深化“税银互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加强与商业银行共商共建,通过线上联合直播宣传、线下联合上门走访的形式,深化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

二是打造“税务+法院”协作联动机制。为强化业务衔接,该局联合法院建立了“税务+法院”协作联动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共同解决不动产司法拍卖税费事项、企业破产涉税事项的处置问题,持续提升了依法治税水平。

三是多部门联合开展服务。该局联合人社、财政等部门,畅通税企高层直联对话机制,构建问题诉求受理、分办、落实、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从源头上化解企业难题。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宣传辅导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政策宣传辅导需进一步增强针对性,避免纳税人缴费人在查询所适用的政策时耗费大量时间筛选辨别。同时,税务部门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例如:该局在针对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政策督导时了解到,税务部门与人社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对等,在人员信息更新上有延迟,未能将优惠政策精准直达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群体,需要通过建立互通机制解决此类问题。

办税缴费辅导压力大。该局在开展企业实地走访活动中发现,由于呼中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占比较高且缺乏专业的财税人员,一些企业法定代表人承担着申报缴税的工作;纳税人缴费人对使用电子税务局和手机App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适应能力不强,给税务干部宣传辅导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信息化系统需要优化。该局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发现,呼中区纳税人缴费人目前常用的办税系统包括电子税务局、龙江税务App、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遇税务征期使用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系统卡顿现象,导致办税过程不流畅,延长了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时间。

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

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要不断优化政策宣传推送机制,深挖大数据应用,精准识别税费政策适用主体,利用征纳互动平台为纳税人缴费人分行业、分类型、分业务立体“画像”,为辖区内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或应享未享企业精准推送,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创新纳税辅导方式。应广泛梳理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常见疑难问题,制作个性化税宣产品,并按月汇总整理《纳税人缴费人问答操作指引》供纳税人缴费人参考学习;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渠道常态化开展可视化直播答疑,提供全流程精准化服务。

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应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运维保障联动机制,选派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成立核心运维团队,负责办税平台的运行维护,包括对平台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收集纳税人缴费人业务需求、排除系统运行问题等,全方位强化运维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