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经营主体快速增长

2024年05月29日 版次:08        作者:李志文 李佳芬 项雨萌

2023年是山西省确定的经营主体提升年。税收大数据显示,2023年,忻州市有经营主体17.2万户,新增经营主体2.2万户;2023年末正常从业人数为63万人,同比增长16.7%,增加9万人。在各种超预期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下,忻州市经营主体逆势快速增长,发展态势企稳向好。

忻州市经营主体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税收大数据显示,经营主体分布在第三产业14万户,占所有经营主体总数的81%;第二产业1.8万户,占比为11%;第一产业1.4万户,占比为8%。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8.8万户,占全市第三产业经营主体总数的63%,占比最大;住宿餐饮业1.3万户,同比增长1.2倍,涨幅最高。

截至2023年12月底,忻州市共有小型企业1.1万户,占比为6.3%,微型企业8.5万户,占比为49%。小微企业占比近六成,其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是忻州市经营主体增长的主力支撑。

2023年忻州市共培育557户“个转企”,净增加规上工业企业30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13户,对忻州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忻州市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5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74户,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忻州经济发展仍需加力。

产业布局优化需加力。2023年,从新设经营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忻州市新设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等中下游产业,而处于上游产业的采矿业和高端产品制造业新增经营主体占比较小。新设经营主体在下游产业较为集中,需重视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品牌建设培育需加力。2023年,从注销经营主体的规模类型来看,忻州市退出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其中,微型企业注销2.89万户,同比增长15.6%;小型企业注销1000户,同比增长11%。小微企业需进一步提高品牌搭建和品牌传播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特别是加强对“老字号”品牌的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

助小微企业发展需加力。要梳理企业、项目、平台等政策汇编,加大宣传解读力度,精准匹配、及时推送,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增强个体工商户的生存能力和发展信心。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系列活动。加快个体经济电子商务发展,激发消费市场动力,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建设,同时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提升网络营销能力,积极运用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经营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忻州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