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单季进出口规模首破600亿元

税务部门帮助出口企业提升税务合规性,并提供出口退税专题辅导
2024年06月05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刘碧波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南省外贸实现“开门红”,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42.3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保持全国前列,这也是海南单季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00亿元。

日均产能60万条 环保水泥袋敲开新市场

在昌江海螺华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新型环保水泥包装袋自动生产线上,机器吹膜、印花、封切一气呵成,工人们正在将新下线的包装袋有条不紊地打包、搬运、装车。

据了解,该企业生产的包装袋主要销往印尼、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目前生产线日均产能可达到60万条以上,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我们引进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威德霍尔公司覆膜、印刷、制袋生产设备设施,生产的新型环保水泥包装袋可以解决过去传统水泥包装袋冒灰的问题。”华盛公司财务负责人方强介绍,去年10月,8条生产线全部投产运行。

近年来,昌江塑品响应国家塑编行业向环保、绿色包装转型要求,积极引进先进设备走上绿色发展道路,还借此敲开海外市场大门。

“新生产线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包装袋6153万条,累计出口1510万条。截至目前已实现产值6520万元以上,出口产品产值达到2011万元。”方强说,公司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了良好反响,不只靠产品本身品质好,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比如及时收到出口退税款,让公司有更充足的资金扩大生产,向海外拓展业务。今年,公司在50公斤水泥包装袋的基础上,又研发推出了40公斤水泥包装袋型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

据悉,2024年第一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107.9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6.8%。东盟稳居海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针对岛内出口东盟相关企业可能涉及的税费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海南税务部门制作《出口退税专题辅导》图文产品及热点问答合集,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进行精准推送,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月产量突破5000吨 钢构件出口订单排得满

今年第一季度,海南各市县进出口也有亮点。儋州(含洋浦)进出口325.9亿元,增长23.8%,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0.9个百分点,为稳住全省外贸基本盘作出突出贡献。

走进位于洋浦的杭萧钢构(海南)有限公司一号厂房,焊花四溅,机器轰鸣,轻则数吨、重则十余吨的钢板在生产线上经过组立、铆焊等精密工序,最终转变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

“我们主营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各类钢结构,今年公司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订单有来自省内的,还有来自东南亚、中东地区的,生产部门正根据客户订单,全力以赴抢抓生产。”杭萧钢构(海南)有限公司目前是海南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制造产业基地,公司制造管理部经理陈明冬说,公司打造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总投资额达8亿元,总占地面积248亩。今年,企业月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为公司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奠定基础。

陈明冬说,今年初,企业有意拓展中东市场,并派工作人员前往沙特阿拉伯开展投资前期调研。“儋州市税务局得知我们投资意向后,为我们精准推送投资税收指南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相关资料,邀请我们参加共建‘一带一路’主题讲座,帮助企业做好投资前涉税准备。”

据了解,海南税务部门专门帮助出口企业建档立账,针对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对投资国税制不熟悉等问题,派出专家团队提供个性化跨境投资税收辅导,帮助企业提升税务合规性,规避涉税风险。

“全链条”一体化发展 海南鲷端上世界餐桌

分选、清洗、切割……在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勤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将一条条海南鲷(罗非鱼)齐齐整整放入冷冻车间,随后经海运送达欧美家庭和餐馆中。

今年第一季度,海南出口水产品3.4万吨,货值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9.1%。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勤富食品拥有海南最大的海南鲷养殖基地,集饲料、种苗、养殖、加工、贸易于一体,辐射带动了海南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有鲷鱼、调味鲷鱼片、巴沙鱼及黑鱼等,年加工产品达3.5万吨,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中东、墨西哥、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勤富食品财务负责人李海波介绍。

今年初,勤富食品外销订单量显著增加,原有的开票额度难以满足开票需求。了解企业发票额度调整诉求后,税务干部第一时间前往企业审核合同、发票、银行流水等资料,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企业申请—税务审核—申请通过—开票”全流程。

“近年来,越来越感受到办税速度的提升,比如申报出口退税,3个工作日内就能收到退税款。”李海波说。

海南税务部门精简出口退(免)税申报事项的报送资料,大力推行“容缺办理”服务,进一步减轻企业办税负担。同时,设立“出口退税远程辅导站”,截至目前已为207户出口企业提供远程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