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铜铸工艺焕发新光彩

2024年06月05日 版次:04        作者:张馨 康晨

“铛!铛!铛!……”铜器敲打声在川西高原的偏远小镇回响。麦宿镇,深藏在四川省德格县峰峦叠翠中的小镇,以藏地古老珍贵的铜铸工艺——利玛铜铸造而闻名遐迩。

利玛铜又被称为利玛合金,“利玛”二字源于藏文音译,在《藏汉大辞典》中将“利玛”解释为“各类响铜制品”。利玛铜主要应用于藏传佛教艺术品铸造,比如佛像、法器等,铸造历史悠久。除了铜,利玛铜里面还含有不同比例的金、银、铁、铅等金属元素,以及金刚石、五色琉璃等珍贵矿物,其制物也会因为成分比例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在表面形成斑斓的色块。根据颜色光泽,利玛铜又可细分为花利玛、白利玛、黄利玛、红利玛、紫金利玛等。

“利玛铜制品要经过熔铜、铸造、锻打、雕刻、镶嵌等几十道工序。制作1个造像,最长需要花费6个月左右的时间。”德格县麦宿镇钦乐工坊创始人达瓦卓玛介绍道。

达瓦卓玛的父亲是麦宿宗萨的第六代钦乐(青铜工艺)传人。2017年,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达瓦卓玛回到家乡,决心传承利玛铜铸造工艺。很快,集利玛铜铸造、销售、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于一体的钦乐工坊成立。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也得到了很多帮助。税务部门有专门的服务队,他们上门为我们梳理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帮助我们享受5万多元的减税。”达瓦卓玛说,在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支持下,钦乐工坊如今聘请员工近40人,还建起网店、自媒体、网站等,主导开发的利玛铜项链、戒指等轻量时尚的饰品受到消费者喜爱,钦乐的产品销量成倍增长。

“营业额连年增长,匠人们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大家渐渐有能力买车买房。”达瓦卓玛说,“传承和发扬利玛铜铸造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利玛铜,让更多匠人在家乡安居乐业,我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