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联合国前任特别报告员戴维·博伊德在今年卸任前所作的报告。戴维·博伊德长期关注与可持续环境发展相关的问题,他在报告中对企业及国家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提出了建议,包括采用新的经营模式,制定维持地球承载极限的气候和环境法律,以财税政策限制并降低碳排放等。
科学证据表明,人类行为的影响正在超越地球的承载极限,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当下正在将文明推向灾难边缘的经济模式。为创造人类平等享有的、可持续的未来,需要系统性和转型性变革。
人类行为的影响已超出地球的6项承载极限
地球维持着80亿人和数百万其他物种的生命,但却在持续地受到攻击。一些大企业在发展中使空气、水和土壤受到污染,生产和销售不健康又非可循环的商品,导致并加剧气候危机,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当前,许多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对人和自然的随意利用为基础。这些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相信无限增长,短期思维,片面注重股东利润最大化,将环境代价转嫁给社会。例如,2022年化石燃料公司赚取了数千亿美元的利润,而这些公司的产品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加剧气候紧急状况;跨国食品企业实现创纪录的利润,与此同时食品价格却大幅提升,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加剧。这些做法如果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态足迹超出地球承受能力很多倍。最富有的1%人口产生的破坏气候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相当于最贫困的66%人口的排放总量。对于超级富豪而言,私人飞机、游艇、豪宅、太空旅行和超高消费生活方式是他们的标志。如果每个人都像美国人一样消费,那么我们将再需要4个地球来提供资源和吸收废物。
人类行为的影响现已超出地球的6项承载极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扰乱淡水系统、毁林、过度使用化肥、合成化学品污染),而且已接近第7项极限(海洋酸化)。这些现象是对人类敲响的警钟,表明地球处于超负荷状态。
亟待推进更加注重维护环境友好的财税政策
企业在支持社会谋求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如何转变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是创建公正和可持续未来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一些有远见的大型企业和许多中小企业正在逐步开展行动:生产或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制订创新的能源储存解决方案;改变设计,制造耐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生成堆肥的产品。
更加注重维护环境友好的财税政策亟待推进。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征税应当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企业应在缴税的同时,参与处理各类空气、水、土壤和气候污染,并对受污染场所承担全面责任。未能以价格体现环境的外部效应是自由市场最大的失灵之一,这一点每年造成数万亿美元的损失。为此,可以试行征收航空旅行税、货物空运税、海运税和游轮税,对所有奢侈品征收地球损害税。这样做有三大益处:抑制奢侈品消费,调节财富不平等,增加环保资金。
适用“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资金规范商业活动,相关法律必须足够严格,以敦促各国尊重、保护和实现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的权利。为实现上述目标,还应注重加大对逃税和避税的打击力度,扩大税收基础,提高公司税;征收或增加财产税和遗产税。改革措施必须通过监督、监测和强制执行得到严格落实,这将需要加强对公共机构的监管,健全财税体制。
在经营模式的转变上,过去优先考虑股东回报的短期最大化的市场驱动体系必须被取代。应重新确定企业在社会中的宗旨,以法律确保企业尊重国际公认的人权,包括健康环境权、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对此,国家有义务改革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只是财税法,还包括公司法、财产法、贸易和投资协定以及气候、环境和人权法等,以确保企业尊重人权、造福社会并为可持续的未来作出贡献。
在向可持续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将创造数千万个绿色就业岗位。根据我们的统计,到2030年,使用清洁能源的举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创造18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创造6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对公共交通和电动汽车追加投资可以创造150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我们需要进行转型性变革,改变经济和经营模式,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的集体影响,各国必须通过颁布强有力的气候、环境相关法律规章及政策,为企业设定明确的转型目标。
享有可持续环境的权利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星星
现在我们需要更新气候和环境法律和政策,让更多人认识到人类活动已经突破地球的承载极限。未来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以公正的方式在全球碳预算范围内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安排,以便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应发挥带头作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补偿。
我们提议,各国可以在以下方面开展行动:
要求企业透明、准确地披露其生产行为对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终止向损害气候、造成污染和损害环境的企业提供补贴的做法,规定企业在使用和开采资源时须纳税。对化石燃料企业的利润征收暴利税,逐步直至全面淘汰化石燃料。
加大对气候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修订公司法,将企业责任从股东扩大到权利持有人、工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将重大环境污染和破坏定为刑事犯罪,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处以巨额罚款,对其实施其他惩罚甚至处以监禁。
加强公众参与度,动员全社会了解并使用法律保护环境。增加相关机构的能力、资源,提高其独立性,并规定公众可在政府机构未能执行环境法的情况下执行环境法;通过举报立法,重金奖励揭露严重损害气候、环境和人权事件的人。
用整体发展指标取代国内生产总值。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过渡,减少塑料、永久化学品和其他与循环经济不相容的产品的生产;执行最高环境标准,防止水、生物多样性、碳和其他自然元素的进一步私有化、金融化和商品化,并尽可能逆转这些进程。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为我们敲响过警钟:“确保人人都能有一个宜居和可持续未来的机遇期正在迅速消失……这十年中,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将对现在乃至未来数千年产生影响。”在笼罩着当今世界的雾霾中,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的权利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星星,指引人类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相信在这样的未来里,每个人都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必定能在地球的承载极限内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