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麦”向好收成

税务部门帮助农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粮食收储企业用票需求
2024年06月07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截至6月5日,河南省已收获小麦7992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3.7%。作为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河南各地正全力以赴打好夏收“收官战”。

河南税务部门持续优化升级税费服务,全力支持夏收工作。

1.27亿元“税银互动”贷款,缓解农机企业资金压力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近期,驻马店市两万多台收割机、四万名机手参加跨区作业,会战夏收,保障小麦颗粒归仓。作为驻马店市重要的农机销售企业,汝南县兄弟农业机械销售有限公司每年销售农用收割机近千台,在全国配备专门服务团队33个,全力保障农机服务。

“每年‘三夏’时节都是我们农机装备企业的‘高光时刻’,公司农机手、维修工、服务车等各类工种300余人,头顶烈日奔忙在夏粮收割一线。”兄弟农业机械公司负责人王保华介绍,在全力备战“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由于时间紧,农机销售企业一般都是按照“先进货、后付款”的方式,集中购买大批农机具和配件,以应对销售旺季。公司农机和配件购进、机器维修保养、人员工资发放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现金缺口较大。“税务部门一直关注农机企业发展,主动上门辅导,为我们送来‘税银互动’政策,让我们顺利申请下来300多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的后顾之忧。”王保华说。

据了解,针对夏收时间紧、农机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大的特点,河南税务部门深入走访涉农经营主体,及时掌握夏收进度和融资需求,积极宣传推广“税银互动”信用贷款产品。今年以来,全省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已累计为226户农业机械批发、租赁等相关企业办理“税银互动”贷款1.27亿元。

《涉农税费政策一本通》,帮助种子企业用好优惠政策

一粒良种,万顷好粮。许昌长葛市石象镇是有名的“种业小镇”,目前试验种植了6000多个小麦、玉米和瓜菜新品种。

河南鼎研泽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伟岭介绍,公司采用“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托管2万亩耕地用于小麦、玉米制种,“育繁推”一体化,带动5000户农户增收。

创新研发是生物育种的关键。针对育种企业研发费用占比相对比较高的情况,河南税务部门主动开展上门辅导,帮助企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让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更足。朱伟岭介绍,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去年以来公司顺利享受各项税费优惠120多万元,为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国首个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张波介绍,公司已有40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小麦、花生的品种改良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夏收期也是我们用人花钱的高峰期,涉及研发费用的准确归集和核算,对我们依法依规申报所得税很重要。对照税务部门送来的《涉农税费政策一本通》,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张波说。

为帮助种子企业用好税费优惠政策,河南税务部门汇编《涉农税费政策一本通》,同时针对种子企业建立“一户一策”征管台账,加强适时服务和监管。

便捷发票申领,支持粮食收储企业收新麦

夏收季节,夏粮收储、加工企业在短时间内的发票用量大幅增加,相关的发票服务需求激增。河南税务部门加大走访调研力度,为企业做好发票供应、办税辅导等服务。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在位于张市镇的尉氏县昌盛粮油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忙着腾仓挪库,为夏粮收购做准备。“在税务部门辅导下,前不久我们刚刚提升了发票额度,现在一个月开票额达3000万元,完全能满足粮食收购旺季需求。”该公司负责人赵艳红说,“粮食收购重在农时,六七月份是售粮高峰期,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粮食归仓了。”

截至5月29日,河南全省按市场价收购新季小麦14.57万吨。夏粮“应收尽收”的底气来自政策“应享尽享”。河南税务部门提前打响“助力三夏攻坚战”,派出党员志愿服务队一对一服务粮食收储企业,主动询问企业的发票用量情况、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并开展相关涉税事项提醒,在发票申领、优惠政策备案、申报操作辅导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扛牢扛稳,在服务好“三夏”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各项利企惠农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