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污水库到湿地公园

环保税:“严”出新颜值

2024年06月07日 版次:05        作者:本报记者 张剀 程丽华

【新闻回放】《经济日报》5月26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环保税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7.8%。到今年4月,环保税开征已满6年。通过“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机制,环保税推动企业主动减污降排,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北京国投财富广场向西出发,驱车40多公里,便到了北京市房山区牛口峪湿地公园。走进这个占地1.4平方公里的公园,绿树成荫、碧波荡漾,清澈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摄影爱好者们纷纷拿出相机,捕捉湖中鸟儿的优美姿态。那些鸟儿或翱翔于蓝天,或嬉戏于水面,或栖息于枝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让记者惊讶的是,眼前的美丽公园,是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以下简称燕山石化)专门储存工业污水的水库——当然,这些污水是经过处理并达标的。

2013年,燕山石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对牛口峪生态中心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研究,并与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合作,对土壤指标进行了全面取样分析。2016年6月起,牛口峪生态中心被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经过5个月的一期工程建设,正式向公众开放。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目前牛口峪湿地公园内已陆续发现8种原生鱼,观测到的鸟类已达140多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鸳鸯、翠鸟等。

“石化企业是传统排污企业,也是缴纳环保税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我们责无旁贷。”燕山石化财务资产部总经理董高静表示,2018年起开征的环保税,显示国家加大环保治理的强烈政策导向,他们公司自此持续加大了环保投入。2019年—2022年,燕山石化环保投资额合计约11亿元,主要用于环境管理、生产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有效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从污水达标排放到涵养区域生态的跨越。尤其是牛口峪湿地公园,已经成为燕山石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企业污水库到湿地公园的转变,与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高度契合。《意见》提到的唯一税种,就是环保税,而且强调要“严格执行环保税法”。“这句表述说明,环保税法的严格执行,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高萍说。

高萍分析,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我国建立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绿色税收体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长效经济机制。而在绿色税收政策体系中,环保税是唯一专门针对污染排放行为征收,并且直接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命名的税种,体现了国家鲜明的控污减排政策导向。吉林财经大学中国大企业税收研究所研究员刘伟认为,严格执行环保税法,有助于促使纳税人主动投入污染防治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环保税的降低。

“从实践看,严格执行环保税法,的确有助于推动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付出务实行动。”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唐永锋举例说,2021年,大连某企业由于违规超标排放被生态环境部门处罚。税务部门获取相关信息后,按照有关政策取消了其当期享受环保税优惠的资格,并补征环保税及滞纳金40余万元。此后,该企业在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增加投入,截至目前一直保持达标排放。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高萍认为,从《意见》关于环保税的表述和上下文看,做到“严格执行环保税法”,还需要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看,建议税务部门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税务、环保、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涉税基础信息共享,使税务机关能及时获取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数据、房产开发建设工程、环境违法等信息,为环保税的征收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