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特币投资领域的著名人物罗杰·维尔因涉嫌逃税、邮件欺诈等在西班牙被捕,引发社会关注。
力捧比特币被“封神”
罗杰·维尔是最早的比特币天使投资人之一。他帮助比特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如果说2010年之前,比特币只是在特定圈子,特别是极客(多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尖端技术与时尚潮流的人)圈子里流行的东西,但是2011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流媒体开始介入,《福布斯》《时代周刊》都发表文章介绍比特币。
在广播上听到比特币的罗杰·维尔特别兴奋。他对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相当有好感。此后,他不仅大力给比特币打广告,还买入大量比特币,投资了很多比特币企业。在他的造势过程中,2011年4月1个月的时间,走进大众视野的比特币价格从每枚1美元涨到10美元。罗杰·维尔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全球第一家支持比特币支付的公司。2012年,他联合其他创始人创建了比特币基金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比特币,这也使他成为其他比特币投资者眼中的“大神”。
2014年,罗杰·维尔放弃美国国籍,成为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位于东加勒比海的岛国)公民。在他加入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国籍的那天,每枚比特币的交易价格约为871美元,他和他拥有的两家公司共持有大约13.1万枚比特币,总估值超过1.14亿美元。
涉嫌逃税 跌落神坛
根据美国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弃籍者,其所有财产将被视作在放弃美国身份的前一天以公允价值出售,弃籍者从该假定的交易中拟获得的净资本收益在扣除免税额度后将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就是“退出税”。因此,罗杰·维尔在放弃美国国籍时应当提交一份涵盖全球资产的详细资本利得税申报单,其中也应包括比特币资产。但是美国税务当局表示:“罗杰·维尔涉嫌向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团队提供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以隐瞒他和他公司持有的比特币的真实数量。”也就是说,罗杰·维尔在放弃美国国籍时少缴纳了“退出税”。
与此同时,罗杰·维尔虽然放弃了美国国籍,但由于其名下两家公司仍将总部设在美国,因此,他仍需承担相应纳税义务。美国税务部门的起诉书称,2017年罗杰·维尔名下的这两家公司拥有7万枚比特币,并将这些比特币以约2.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但他并没有就这两家美国公司的资本利得缴纳相应税款。
美国公共事务办公室总结道:“总而言之,罗杰·维尔大约给美国政府造成了至少4800万美元的税收损失。”在美国司法部的请求下,西班牙政府近日将位于其境内的罗杰·维尔逮捕,罪名是美国政府提出的邮件欺诈、逃税和提交虚假纳税申报单等八项刑事指控。目前,美国当局正在寻求将其引渡。
监管收紧 美国“重拳出击”
从罗杰·维尔发现并投资比特币至今,比特币交易价格在十多年里增长了6万多倍。起诉书称,罗杰·维尔在放弃美国国籍时未报告其持有的13.1万枚比特币。按目前比特币交易价约5.7万美元一枚计算,罗杰·维尔的13.1万枚比特币价值已达到75亿美元。据了解,罗杰·维尔曾野心勃勃,打算围绕比特币搞一个完全自由的独立主权国家。他称自己已经找了律师,来咨询“建国”的相关法律问题。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不由央行发行。如今,加密货币总市值突破2.5万亿美元,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力逐渐变大,各国的监管政策也不断收紧。罗杰·维尔案件揭示了加密货币世界中个人意识形态、金融隐私和法律义务的博弈。该案结果可能会为如何对待加密货币用户及其在税法下的责任树立一个重要的先例。
据悉,今年3月,美国财政部再次建议制定与数字资产相关的税收规则,包括禁止清洗交易以及对加密货币“矿工”的电力成本征收消费税,这对外释放了将不断收紧监管的明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