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献中收获快乐

2024年06月17日 版次:06        作者:口述:曹占青 整理:张继周 张士勇

曹占青,国家税务总局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已坚持献血17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三次、铜奖两次,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一次、二星奖一次,2023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人生无价,爱心无限。您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内心的崇高和心灵的纯净。您的血液和爱意将在他人的体内传递并延续,您的生命将因此而丰富多彩。”看着刚刚收到的“6·14世界献血者日”祝福短信,我的思绪被拉回到17年前第一次参加献血的情景。

17年前的世界献血者日,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活动。由于当时对献血知识了解甚少,一开始我和许多人一样也心存顾虑,但最后还是鼓足勇气报了名。那天一早,我带着几分忐忑来到血站,强装镇定地坐下,检查通过后,当看到汩汩热血充满血袋,想到自己献出的鲜血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时,我一下轻松起来。

经历了第一次献血后,一个想法在我心中产生:“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从那以后,我成为保定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志愿者,只要血液库存告急,血站的同志就会给我打电话预约献血,接到电话后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每次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他人,甚至让生命得到延续,就觉得非常开心。

渐渐地,我的单次献血量从每次200毫升提升至400毫升。17年来,我已累计献血121次、献血量达47600毫升。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5000毫升计算,我的献血量已经超过全身血液的9.5倍。

为了避免家人的担忧,我在家里从未主动提起过献血的事情,偶尔被妻子看到胳膊上的针眼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所以家里人一直认为我只是献过几次血而已。

2013年初的一天,我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保定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市医院一名白血病患儿目前生命垂危,急需血小板,与你血型一致,现在是否可以来献血?”想到患儿生命垂危,而自己又在出差返程的路上,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出差地赶到中心血站已是下午5点多,我献出了两份血小板,最终患儿转危为安。

后来,我了解到成分血缺口大、献血周期短,于是又加入到捐献成分血的队伍中。尽管工作繁忙,但我依然坚持定期去血站献血。每次看到捐献的血液被采用后血站发来的感谢短信,我都十分欣慰。想想这些年来我捐献的血液可能已救治过不少人,就会非常庆幸当初的决定。

2015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通过与其他志愿者交流,我了解到长跑有助于提升捐献的血液质量,此后,我便坚持每天长跑,刚开始跑5公里需要30多分钟才能完成,如今跑半马(21.0975公里),也只需要80多分钟。

“我运动、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这既是我的切身感触,也成为我在跑友中宣传无偿献血的口号。在我的带动下,跑友中先后有10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2016年,我担任保定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机采分队副队长后,更加注重对无偿献血的宣传。

今年,我制定了累计献血65000毫升的目标。未来,我会继续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其他志愿服务,并带动更多人加入进来,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再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