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丰富智慧税务应用场景

2024年06月19日 版次:06        作者:蔡昌 罗雪松 诸乘佑 吴奕萱

智慧税务的建设过程,是探索税收执法、监管与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过程。笔者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智慧税务建设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算法将更成熟,能够为税收执法、税收征管与服务提供更高效的支撑。

笔者理解,智慧税务是基于依法治税理念,全面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税收制度的深度融合,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为突破口,通过推进税收征管的数字化改革,构建的涵盖纳税人端、税务人端、决策人端的智能化税收生态系统。具有感知全面、识别准确、应对及时、持续创新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探索更多智慧税务应用场景,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在日常征管工作方面,宝安区税务局将内部税收数据与外部网格数据贯通融合。以宝安区政府“1区+10街道+124社区+4866网格”治理网络为基础,实现340万条地方网格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加强税务部门和网格部门对双方数据的互认共享,探索在线验证企业注册地址,以“网格精准定位、税源精准掌控”取代“人盯人”“人盯户”等传统人工实地核查等执法手段,释放人力资源。

在税收执法方面,宝安区税务局聚焦函调、免抵退税、房地产管理等重点难点执法场景,优化数智函调、退税开具小程序、个税一键零申报、远程办自动派单、电子督办台账等一揽子实用工具。其中,数智函调项目以可视化技术呈现函调审核关键数据,审批查询效率显著提高。根据函调业务特点,系统开展“目标对象”数据穿透分析,同步生成调查评估报告、同步画好“预画像”,推动函调案头分析工作。

在涉税中介管理方面,宝安区税务局试点上线中介洞察功能,通过数据归集、“洞察”指标和任务设置,把管理触角从中介机构延伸至从业人员及其客户企业,实现对中介业务的穿透式分析和链条式管理。

在税费欠缴共管方面,宝安区税务局加强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车管所、银行、证券等机构的协作,畅通数据交互渠道,定期获取欠税企业资产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欠税清偿能力,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同时,网格办、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协助监测财产转移等异常情况,做到欠税精细管理。

从宝安区税务局的实践可以看出,智慧税务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利用税收数据要素夯实税收管理体系数据基础,通过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引发税务数据要素流动路径、制度规范和征管思维的改革,继而创造出适应新兴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系统,实现更高效能的动态税费监管,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笔者认为,智慧税务建设是一项不断推进的系统工程。目前智慧税务应用场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税务风险识别,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通过税收大数据的动态扫描,评价纳税人信用,为纳税人动态画像;三是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涉税案件智能化审理;四是引入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等进行税收收入预测;五是建立税收大数据共享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深度挖掘;六是采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精准税务稽查与治理。未来,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可考虑构建一个税务大数据中心,承载税务大数据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职能,形成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全流程、全要素业务管理体系,让更多创新的数字技术融入税收征管和服务。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华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