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税务:分类管理激励出口企业守信经营

2024年06月21日 版次:01        作者:赵鑫 张微 本报记者 程丽华

“今年6月,我们申报了一笔400余万元的退税,因为有一类出口企业身份,当日申请当日就到账,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近日,一类出口企业辽宁成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高兴地说。

截至6月19日征期结束,大连市新评定的一类、二类出口企业,通过走“绿色通道”等形式,迅速办理了出口退(免)税17.8亿元,占当月全市总体出口退(免)税的98%。

据了解,一直以来,为提升出口退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税法遵从度,税务部门根据出口企业信用资质水平、税收遵从程度等情况,将出口企业从高到低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并根据类别在出口退税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实施差别化管理,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评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大连市税务局对全市1.96万户出口备案企业开展了新一年度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评定。其中,6710户出口企业被评定为一、二类企业,比2023年增加256户,比2022年增加943户,其余企业被评定为三类、四类企业。从6月1日起,大连市出口企业按照新评定的管理等级进行出口退税申报。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崔忱告诉记者,在今年申请一类企业过程中,税务干部逐项指导企业开展风控体系评价并指导申报操作,让公司顺利获评一类出口企业。“获评一类出口企业后,公司申报出口退税可以走‘绿色通道’,退税速度快多了。”崔忱说。

大连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孟文介绍,出口企业分类管理是以差异化的服务与监管来体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具体来说,就是对守信出口企业无事不扰、便利退税,对失信出口企业利剑高悬、从严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他说。

据了解,大连市税务局对一类出口企业采取“先退税后审核”模式,实现退税快速办结;对二类企业实施无纸化退税,进一步减轻办税负担;对三类企业申报退税从严从细审核其进货发票的交叉稽核信息,强化风险监管;对四类企业申报退税采取纸质单证审核、实地核查、发函调查等形式,严防骗税风险。

在今年的管理类别评定过程中,为提高分类的精准性,大连市税务局充分应用外部信用信息,及时获取海关信用级别信息,对78户获得海关高级认证的企业精准推送一类企业评定通知,提醒企业及时申请一类评定;对33户海关认定的失信企业逐户排查,确定其出口企业管理类别为四类。

为帮助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大连市税务局设计应用了《一类企业出口退税风控体系基本评价表》,设置前置评价指标、账务管理评价指标、关键业务流程管理评价指标等,帮助出口企业有的放矢规范自身管理,早日建立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进而提高信用级别。

同时,为规范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评定工作,大连市税务局积极开展分类管理信息化内控监督。孟文介绍,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平台设计开发了分类管理内控监督指标,包括分类评定的时限监控、违规越级评定监控、四类企业未满12个月重新评定监控、未及时进行管理类别动态调整监控等。

大连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是落实“信用+风险”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举措,税务部门将一方面为优质企业“开绿灯”,提供精细化、智能化出口退税服务,发挥出口退税对外贸及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持续强化高风险出口企业的日常监管,推进精准监管、精确执法,重点识别和打击出口骗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营造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