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求职 提供就业一站式服务

2024年06月25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任恒君

“同学你好,恭喜你通过我公司招聘的全部流程,请尽快来签订三方协议……”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汪明旗接到了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的电话。

眼下正值毕业季,许多高校毕业生都在为求职做准备。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朋友走稳就业之路,国家税务总局乌拉特前旗税务局联合乌拉特前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通“‘码’上求职”项目,“问卷码”“直播码”“岗位码”“政策码”四码联动服务,提供从毕业到就业的一站式服务。

找准定位,明确求职方向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就业意向是网络管理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林轩辉,正在手机上回答着一道道问卷题目。

据了解,乌拉特前旗税务局联合人社局,依托问卷星共同开发了“问卷码”职业规划调查问卷,设置了“个人能力提升”“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职业目标方向”“创业需求”等问题,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自身特长以及就业意向。系统会根据求职者的回答,形成就业意向及个人能力评估报告,并利用大数据帮助求职者匹配适合的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助其走好就业第一步。

“马上要步入社会了,我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林轩辉说,“通过‘问卷码’职业规划调查问卷,我对工作的认知更清晰了,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也更明确了。”

“通过‘问卷码’的精准匹配,今年有10位‘志趣相投’的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其中3位已顺利入职,为我们筛选应聘者省了不少事儿。”内蒙古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国正对记者说。

连接供需,匹配资源信息

“你好主播,我想和企业的招聘经理咨询一下,岗位有没有专业限制……”在最近一期的“求职面对面”直播中,求职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乌拉特前旗税务局与人社部门共同开设了“求职面对面”直播间,定期邀请当地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做客直播间,介绍公司情况与用人需求,并与求职者直接连线进行预面试。求职者只需通过扫描人社局网站上的“直播码”即可进入直播间,寻找适合的岗位。

乌拉特前旗税务局人事股负责人何悦说:“在直播时,我们会详细介绍企业的相关情况以及地方就业政策,一对一答疑,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直播间还会邀请就业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宣讲,让广大求职者了解到一手资讯。”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局共进行直播5场,累计4000余人次观看。

“直播码”不仅方便了求职者,对企业来说也是利好。“最近几年,招工难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人都认为矿产行业是高污染产业、夕阳产业,没有发展前途,不愿来这儿就业。”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圃生说。

通过直播,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张亮了解到大中矿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工资待遇也不错,转正后每月可拿6000元至8000元,于是成功应聘到了大中矿业的技术岗。

“毕业在即,虽然学校安排了就业合作单位,但公司远在武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实在不想背井离乡。”张亮说,“多亏了‘码’上求职,让我知道原来家乡也有很适合我的岗位。”

展示形象,吸纳更多人才

组织人手、准备资料、拍摄岗位宣传片……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雷雨和他的同事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为公司招聘“岗位码”的制作加班加点。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由于年轻人对农牧业了解较少,面对公司的许多岗位,求职者们都‘一头雾水’,不知道岗位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雷雨对招聘的转变十分感慨,“如今有了‘岗位码’,我们将拍好的岗位介绍视频提前录入,求职者只需扫一下码就能详细了解到各类信息,既方便他们选择岗位,也减少了后续我们介绍的工作量。”

吸引优质人才,首先要增加企业和人才彼此了解的机会。雷雨说:“过去我们招聘要么是公司官网发布招聘消息,要么是往返各个学校进行校招宣讲。学生对我们公司的了解途径太少,一听是个农牧业公司就以为是‘种地的’,失去了求职兴趣,这对公司吸纳人才十分不利。”

即将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张凯浩通过“岗位码”了解到,禾兴农牧业是全旗绿色科技农业龙头企业,身为乌拉特前旗人的他,逐渐放弃了想去大城市的念头,考虑起眼前的机会。目前张凯浩已成功入职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育种机械岗位工作。“工资每个月6000多元,完全可以支付在县城生活的开销,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我的机械梦!”张凯浩说。

据了解,乌拉特前旗税务局还总结整理支持创业就业的国家级政策、地方性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等,生成“政策码”印在文创产品、宣传册、提示牌上,在公园、办税服务厅、银行前台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发放陈列,方便求职创业者和招录单位了解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