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2024年06月25日 版次:08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 李玉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税务总局党委和驻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对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服务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税务系统落到底、做到位、见实效,提出明确要求。税务系统纪检机构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监督什么、监督重点、怎么监督,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政治监督落细落小落地。

坚持以具体求深入,明确“监督什么”。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找到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要紧盯“国之大者”“税之要事”,紧紧围绕组织税费收入、坚决不收“过头税”、打击骗税和偷逃税、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地方违规招商引资乱象中的涉税问题等加强监督,从细处入手、从实处发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税务系统落地见效。要紧扣各责任主体职能职责,紧盯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完善台账管理、动态跟踪、督查问责、“回头看”等机制,推动税务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自觉对标对表、积极履职尽责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精准求实效,明确“监督重点”。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监督对象要精准。要落实好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的有关措施,围绕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等情况加强监督,建立各级“一把手”与下级“一把手”谈话制度,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监督领域要精准。要以执纪审查为抓手,推动深化整治发票管理、出口退税、风险应对、信息化建设、涉税中介、土地增值税清算、税务稽查、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问题,坚决查处背后存在的腐败问题。监督时机要精准。要努力解决监督工作中易出现的反应滞后、被动应付等问题,精准把握监督的重点和时机,确保监督重点与税收中心工作相适应、相契合,切实发挥政治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以常态求长效,明确“怎么监督”。政治监督必须常态化。要把政治监督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让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要发挥好纪检机构统筹作用、整合监督全链条力量,推动政治监督融入日常监督。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政治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闭环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