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户+管事’制实施后,资源更集成,岗责更明晰,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对纳税人缴费人的服务更趋向少打扰、更高效。”这是记者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宁海县税务局采访时,梅林税务所管理一组组长戴金毅对该局税源管理成效的概括。
据了解,宁海县税务局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学配置征管力量,提升管理效能。去年10月,该局依托智慧税务平台,试水“管户+管事”税源管理方式,推出完善基层税源管理组织架构、优化基层税源管理职责、数据赋能基层税源管理和夯实分类分级管理基础4个方面12项细化措施。通过实施“管户+管事”制,目前该局固定管户的网格员人数下降50%,专业管事人员比例提高84%,税费服务效率提升了30%;截至5月底,纳税人网络申报率达99.8%。
“我们对税源管理职责进行划分,对基础管理事项和复杂专业事项投入不同的征管力量。”宁海县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柴志军介绍,该局将各税务所税源管理组统一分为三组:一组仍保持原有的网格员管户方式,负责基础性税费管理服务;二组和三组承担专业管事职责,负责税收风险管理、审查核实等复杂性管理服务事项,他们采取随机派单、团队协作的方式,以防范执法廉政风险。对基础事项和专业事项,该局分别制定了清单,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管理员职责。
在制定税费管理事项清单过程中,宁海县税务局发现部分专业事项具有明显的“潮汐化”特征。对此,该局建立“1+N”主辅岗工作机制,通过因事设岗、人岗适配、统分结合,深度厘清岗位职责,实现税费管理事项科学分类。
何为“1+N”主辅岗工作机制?宁海县税务局梅林税务所管理二组组长蔡万逻举了一个例子:“我平时主要负责社保费、非税收入工作,这是我的主岗。每到社保费征期,所里会派其他岗位的干部前来帮忙。同理,我自己也是重点税源审核、企业所得税疑点审核等工作的辅岗。”
像蔡万逻一样,该局根据每个专业事项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员,分别设置1名主岗人员和N名辅岗人员。每名业务骨干既任一类事项的主岗又兼任其他事项的辅岗,由主岗、辅岗协同处理阶段性、集约化事项,实现基层税源管理“一人承包办理”到“多人分包办理”的转变,推动对纳税人缴费人的精细化管理。
在基层,办税服务厅和税务所管理组犹如“台前”和“幕后”,各司其职又密不可分。依托“宁好智税厅”建设,宁海县税务局升级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顺畅连接税源管理的“台前幕后”,让“管户+管事”更“智慧”。
据宁海县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项萍萍介绍,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作为中间枢纽,承担着12366办税缴费热线呼叫、全域网办集中受理、“甬税助”远程协办等职责,推动各税务所原有的政策咨询、发票领用等基础事项的集约办理。仅今年第一季度,该中心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智能咨询1463人次。
在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该局把部分基础管理事项前移到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将“管户”干部从简单、量大、重复的基础事项中解脱出来,集中征管力量,强化税源监管、风险应对等工作。其中,以往基层干部耗时较多的“征期内申报提示”业务,作为首批试点事项率先前移。征期内,该局分批分类推送提示短信,逐步引导纳税人从被动申报变为主动申报,大幅减少了“管户”干部电话催缴的时间成本。近两个月,宁海税务部门已发出申报提示短信4.2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