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税务总局乌海市海勃湾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里,一个勤劳的身影每天重复做着一件事:在其他人到来之前,她先开启电闸;其他人都下班了,她把电闸拉下来再走。开闸,关闸,她做了近30年,她是这个全市管户最多、征纳任务最重的办税服务厅的主任——秦丽春。
“让我来试试”
1995年,秦丽春进入乌海市税务系统工作。经过七八年的历练,她成为乌海市海勃湾区原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主任。当时,辖区内有2万余户纳税人按月人工申报增值税及其附加,用现金缴纳税款,一到征期,办税柜台前每天都排着望不到头的长队。面对这些,秦丽春没有退缩,并给自己定下成为“业务能手、沟通好手”的目标。
虽然在办税服务厅担任主任一职,但秦丽春的办公桌不在办公室,而是摆在了办税服务厅,就为了能随时解决窗口办税时遇见的问题。如何搞好征纳关系,是秦丽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每天她早来晚走,办税服务厅没人时她就收拾柜台、擦拭休息区,像整理自己家一样爱护办税服务厅的环境。
秦丽春对办税服务厅的业务流程门儿清,哪个窗口的同志有事请假,她就顶上,“坐镇”窗口。只要发现某个窗口业务办理有延迟,她都会上前询问是不是遇到了困难,然后说:“让我来试试。”每次的“试试”,都是为了在最短时间服务好纳税人缴费人。久而久之,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时遇到“疑难杂症”都来找她帮助。在她的理念里,优化服务不只是微笑加上礼貌用语,还是最大程度上节省纳税人缴费人的时间成本。长此以往,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办税服务厅每名工作人员的心里。
把“少数”聚合成“大多数”
在办税服务厅工作的这些年,秦丽春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3年,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后,秦丽春开始琢磨怎样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慢慢地,她总结出一套抓住“少数”的经验:中层干部是少数,业务尖兵是少数,善于沟通的干部也是少数,只要不断拓展“少数”队伍,汇聚多个“少数”的力量,就能形成全体联动的工作局面。
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的一段时间里,办税服务厅业务量剧增,秦丽春积极推行“一窗通办”服务。对于当时的窗口工作人员来说,“一窗通办”不仅业务量增加,而且面临新业务的挑战,不少人产生畏难情绪。
秦丽春一遍遍为他们做心理疏导,带领同事一起利用上班前半小时、下班后半小时和周末休息时间,反复学习、练习业务办理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涉税业务“一窗通办”。她还带领同事推行预约、延时办税服务,在试运行的第一个月里,办税服务厅累计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延时服务22次,累计服务近千名纳税人缴费人,办理各项税费申报业务超过1700笔。
2000年—2008年,秦丽春连续9年被评为乌海市原国税局直属分局年度先进工作者。近几年,她先后4次获评乌海市税务局优秀共产党员。乌海市海勃湾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曾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还被税务总局评为全国百佳办税服务厅。
“若想公道,打个颠倒”
办税服务厅的工作,每天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相较于工作的辛苦,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纳税人的不理解。
2018年10月的一天,办税服务厅来了一位醉酒的纳税人,拿着已是注销状态的纳税人识别号要求领用发票,前台工作人员再三解释,沟通无果。工作人员向正在开会的秦丽春反映情况,秦丽春急匆匆赶回办税服务厅,对这位纳税人说:“这个办税服务厅里还没有能难得住我的业务,你要办什么事儿请到我的办公室来。”当时,同事都为秦丽春捏了一把汗。
带纳税人到办公室后,秦丽春先是让座、倒水,然后查阅系统,为纳税人梳理出完整的登记、申报、注销的记录,解答了他所有涉税问题。第二天,她在办税服务厅见到了这位“羞答答”的纳税人,这位纳税人脸涨得通红:“秦主任,昨天实在不好意思……”同事闫淑红钦佩地说:“秦主任是小身体,大胆量。”边说边对秦丽春竖起了大拇指。秦丽春望着纳税人远去的背影对大家说:“俗话说,若想公道,打个颠倒。咱们遇事别慌,多替纳税人想想,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今年3月,秦丽春接到了一起投诉,有群众因开发商未提供房地产销售发票,导致自己的回迁房入住12年仍无法办理房产证。虽然投诉人与税务局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秦丽春还是第一时间联系房地产公司,了解到问题症结是房地产公司财务人员以未足额发放工资为理由,拒绝为业主开具发票。得知情况后,秦丽春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帮其分析问题,研究整改措施。4天后,投诉人再次打来电话,说已经拿到发票,12年的困扰在税务局的帮助下顺利解决,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这是秦丽春镌刻于心的誓言,也是这名共产党员矢志奋斗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