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文旅 “豫”见精彩

2024年07月02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日前在郑州市召开。会议提出,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上再深化再提升,持续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河南省接待游客5.16亿人次,为去年同期的110.73%;旅游收入4925.0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09.91%……进入2024年,河南文旅市场依托丰厚人文和自然资源,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支撑,抢跑领跑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走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子。

玩出新体验,文旅消费升温升级

登封市享有世界功夫之都的美誉,依托登封本地厚重的文化底蕴、雄壮的自然景观,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日出嵩山·漫品登封”“峻极·星空秘境”等一系列文旅IP,并适时举办音乐节、动漫展等活动,带动登封本地旅游行业迅速发展。

“‘嵩山音乐节’连续一个月冲上全国热搜榜,网络话题曝光量达5.6亿,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也让我们公司迎来了好的发展契机,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之下,我们将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做诚实守信纳税人。”公司董事长秦胜永表示。

在海拔2200多米的栾川县老君山金顶天宫剧场,沉浸乐舞秀《知道・老君山》以真人演艺与数字创意融合,为游客奉献了一场“仙境问道”的美学盛宴。

“每天6场演出座无虚席,《知道・老君山》还入选了‘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训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开发跟税务部门的靠前服务有较大关系。”老君山景区财务负责人李冉介绍。

早在2022年,当地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了凤凰、婺源、栾川三县旅游数据分析,提出研发旅游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等六方面的建议,并形成专题报告。该报告经栾川县委、县政府批转至相关单位和景区。老君山景区以此为契机,围绕文化定位,深挖资源内核,打造了《知道・老君山》系列演出,开辟出全新的文旅业态。

打造新地标,文化传承走深走实

一河览古今,一桥越千载。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对现今的开封唤醒城市记忆、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州桥遗址发掘工作的投融资平台和发掘主体,我们公司全面负责古城遗址的勘探、考察和发掘等工作。在发掘州桥遗址期间,我们公司一度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开封市宋城文物保护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董博文说。

围绕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国家税务总局开封市龙亭区税务局快速响应企业涉税需求,定期到企业实地调研,畅通问题解决渠道,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抓手,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税费政策。自项目开工以来,宋城文物保护服务有限公司共计享受“六税两费”政策减免13万余元。

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在近日举行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上,殷墟博物馆获得“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荣誉称号。“殷墟博物馆开馆至今,殷商文化持续‘出圈’,景区游客量连创新高,税务部门有针对性地为我们提供与经营发展相匹配的涉税事项提醒。”安阳殷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志鹏表示,今年1月—5月,殷墟博物馆门票免税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聚焦古迹遗址保护、古城文化复兴,河南各地税务部门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一企一策”精准宣传辅导,助力文化古城走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路子。

擦亮新品牌,精品景区出圈出彩

走进郑州市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火车站剧场,智能翻板配合机械麦穗吊杆,通过智能控制呈现滚滚麦浪,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园区内,依托“声、光、电、画”等高度集成化与智能数字系统的21个剧目不间断上演,沉浸式讲述中原文化和黄河文明,让游客全方位“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尝到”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灿烂的华夏文明。

“智慧文旅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及时的调整维护,今年以来我们享受税收优惠87万余元,为我们缓解了经营压力,前五个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以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财务负责人张斌介绍。

为助力文旅消费不断释放新活力,河南各地税务部门加强对文旅产业的管理,驻马店市税务局筛选全市文旅文创企业,制作并推送《文旅行业税费需求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建册,有序推动解决。济源税务部门为当地文旅企业发放“首席服务员”联络卡,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新乡、安阳、鹤壁等税务部门联合开展“封神故地话税收”税收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宣传推广支持文旅文创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吸引12万人次在线观看。

河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日益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全省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文旅经营主体需求,不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举措,在需求响应、政策落实、服务提档上精准发力,助力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