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同一首悠长的歌,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那些悄然逝去的年华,让人不禁唏嘘感叹。回顾往昔,我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那段难忘的激情“税月”,在这36年的税收生涯中,有29年是在税务局办公室度过的。
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从省级到市、县(区)、乡(镇)税务部门,由原来的税务局,改为分设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当年7月,我调整到东光县地税局办公室工作直到退休,有幸成为税制改革的亲历者和实践者。
税务机构刚刚分设时,办公条件比较艰苦,那时县地税局机关办公楼是一栋破旧的二层小楼。我在办公室负责文秘和外宣工作,办公室置办了全局仅有的最先进的办公设备——一台286型号的电脑,但也只具备打字功能。
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枢部门”,办公室的干部加班是常态,文秘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在当年有限的办公条件下,我们每年完成30多万字的各类讲话稿、工作总结、信息简报、新闻稿件等的撰写。工作中的一些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多年前,我们用的打印机还是一台手动针式油墨打印机,印材料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用滚动板印墨,一个人用手掀纸。一份两三千字的材料,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印完,而且弄得手上、脸上都沾满了油墨,像是化了妆的演员。
时间静静地流淌,我和每一位走过那段“税月”的同事,渐渐鬓角染上白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的工作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大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以前的办公设备被现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设备所取代。伴随电子税务局、税收大数据等的应用不断升级,“掌上办”“网上办”已成为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的主要方式。
从手工开具发票、手工进行税务登记、手工申报到现在实行网上操作;从纳税人只能到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到现在“全程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以及24小时“智能化”自助办税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办公方式,也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纳税人通过空中课堂、各种税企微信交流群、公众号、抖音、直播等网络化宣传渠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精准的税费政策服务。
白驹过隙,36载春秋弹指一挥间。我从当初参加税收工作的青涩少年成为一名退休的税务老兵,但我仍然难忘这段激情“税月”。我愿继续用手中的笔,挥洒心中的情,记录下每一个感动瞬间,用满腔热忱去歌唱这个美好的时代!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东光县税务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