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研究生毕业了,我和妻子赶到香港科技大学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本来请父亲一起前往,但他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年岁大了,腿脚不方便,就不去了,却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多拍些相片带回来给他看。
看着穿上硕士服英俊潇洒、神采飞扬的儿子,我感慨不已,思绪万千。祖孙三代人,不同的毕业之路,折射出了这个国家几十年来曲折向上的发展道路。
不由得,我联想到父亲曾经的青葱岁月。我父亲出生在福建莆田沿海的一个贫瘠乡村,这里土少石多、地旱风劲,大部分田地只适合于种地瓜;又因为虽处沿海却又不靠海边,海里的渔获也与村里人无关,所以乡民们历来生活艰苦,很多人在农闲时以当石匠或力工赚些零花贴补家用。
父亲自小聪颖勤奋,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地质学院,成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他去北京的车票钱是爷爷挨个向亲朋好友借来的;在校五年,因为没有盘缠,父亲从未回过一次家。这五年里,每次放寒暑假,父亲送完同学回到空荡荡的宿舍时,总要大哭一场。
毕业时,他原本可以留在更加繁华的大城市工作,但是作为家中的长子、村里第一个赚工资的孩子,他的目标很现实也很普通,有野外工作津贴的青海地质队成了他的首选目标。从此,父亲在青海的祁连山下整整工作、生活了十八年,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交给了西北的高山峡谷,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寒霜冷雪在他和我们的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就连我的名字,都与大西北的那座高山紧紧连在了一起。
父亲的“出社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每月的工资,除了留下自己的生活费外,他悉数寄回老家;每年春节探亲,他省下的工装、毡鞋都会依次穿在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们的身上、脚下。更重要的是,父亲走南闯北的见闻,成了家里人看外面的一个窗口,家人们的见识和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十里八乡的范围,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远的视野。在他的影响下,二叔和四叔也先后考上了学,成了“吃工资”的人,父亲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整个家庭的走向与发展。
父亲气质儒雅,性格温和,不论是对弟弟妹妹,还是对儿女,从来没有说过重话、动过手脚,他更看重的是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但愈是如此,我们在他面前愈不敢放肆。他以兄长的担当、父亲的疼爱和自身的经历,给我们树起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和人生的楷模。父亲学的是理工科,他一直希望我能当一名工程师,我却从小喜欢写作,梦想成为文学家。但命运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我成为一名税务干部,穿上了税务蓝,不知不觉已干了半辈子的税收工作。对于我的人生之路,父亲没有过多干预,而是任我自己去开拓,并给予宝贵的人生指引。记得在我去单位报到之前的某个晚上,父亲和我谈了一次话。他平静地告诉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父亲的叮嘱给年轻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铭刻在心,须臾不敢忘却。
好在孙辈终于实现了爷爷多年来的愿望,成了一名车辆工程师,这让我的父亲无比骄傲。他把我们在香港拍回来的相片精挑细选,冲洗放大了好几张,挂在各个房间的显眼位置。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他待客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他们去看那一张张相片,欣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也把父亲当年送给我的“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嘱托送给了即将远行的儿子,希望他的人生路走得踏实、光明!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莆田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