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产品“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税务部门从税费政策落实、精准服务和防风险角度持续完善“服务清单”
2024年07月09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吉林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出口是吉林的一张“金名片”,也是经济增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目前,吉林已有坚果、菌类、野山菜、人参等31类农产品出口78个国家,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前6个月,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达31.6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聚焦农资农企需求,积极拓展服务举措,为“走出去”农企定制服务清单。

边陲小城的辣白菜畅销韩国

在边陲小城临江市的夜晚,白山嘉德霖食品工厂灯火通明,一辆满载24吨、货值35万元辣白菜的冷链运输汽车缓缓驶出。这些辣白菜将在大连港装船出发,5天后就会出现在韩国各大商超的货架上。

临江市地处鸭绿江畔与朝鲜接壤,这里有着历史悠久、传统正宗的朝鲜辣白菜制作方法。“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以及丰厚优质的白菜产量,加之当地独特的加工工艺,我们生产出的辣白菜爽脆解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白山市嘉德霖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汤跃辉介绍,公司目前有下游客户16家,主要销往韩国,2024年预计产值过亿元,出口退税额近千万元。

临江市税务局结合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特点,及时精准推送政策、上门辅导退税流程、定制个性化政策辅导方案,对企业适用政策记录在册,不断提高企业退税申报的准确率和精准度。同时,该局组织税务干部实地查阅企业凭证单据等相关资料,帮助企业排查在退税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项,规避企业的退税风险。

“税务部门主动为我们收集出口退税新政策,不仅了解了我们该干什么、怎么办,还帮我们防控财税管理风险。目前看,我们‘走出去’发展态势很好。”嘉德霖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魏元玲介绍,最近的一笔退税款共计130多万元,申报不到3天就到账了,效率很高。

长白山的野味走向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尝到了拓展海外市场的“甜头”。他们一方面渴求外部市场的机遇与利润,另一方面也在担忧着未知的威胁与挑战。

“我们每天上午忙着收到来自美国、加拿大的订单,下午还得统计来自韩国、日本的订单。这一忙碌,就忘了还有一笔税款应缴未缴。多亏税务部门的提醒,让我们避免了税收方面的风险。”吉林省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庆莉说,很多外国客户非常注重税收风险,如果发现企业在税收方面有问题,会取消企业的订单。

吉林省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出“吉绿源”牌袋装真空水煮山野菜、鲜蘑菇、野生菌三大系列产品,每年约200吨的长白山山珍农产品“走出”大山,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

近年来,吉林省税务部门加强对“走出去”涉农行业提醒和帮扶。当地税务部门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团队,对涉外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指标模型,在税收监管、风险应对、监测评价等方面实施闭环管理,加强税种联动,点对点进行精准辅导,确保漂洋过海之路风平浪静。

出口印尼、菲律宾等10余个国家的嘉吉生化有限公司是松原市规模最大的玉米深加工“走出去”企业。由于出口产品种类和涉及的国家较多,企业涉税业务量较多。当地税务部门精准施策,由税政、风控、税源管理部门组成的专业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清册,从规避境外税收风险、享受境外公平税收待遇、企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逐一列举,做到政策上的精准辅导,确保企业涉税申报的数据准确。

企业负责人黎国栋说:“对外业务逐步增加,虽然打起十二分精神,但因国别政策差异难免出现纰漏。好在税务部门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出口申报问题。今年以来,我们企业申报出口销售额达到4.2亿元,出口退税达2600万元,出口总量呈大幅上涨的态势。”

把人参种到国外去

提到吉林的农特产,不得不提长白山人参。近年来,林地栽参受限于人参林地资源瓶颈,已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人参的需求。

从2018年起,靖宇美康人参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中药工业与中药农业骨干企业强强联合、权威科研机构技术支撑的建设模式,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合作,建设国际最高标准人参种植、加工基地,有效解决制约人参产业发展的问题。

“我们在美国投资成立了全资控股的金地洋参有限公司,开展西洋参种植等业务。但由于缺乏国外工作经验,企业面临跨境业务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感到压力很大。”靖宇美康人参基地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黄馨瑶说。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靖宇县税务局根据企业情况,详细列明中美税制差异以及境外相关行业税收政策,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定期推送税收协定、境外有关税制等事项,帮助企业享受税收协定的优惠和保护。

吉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吉林省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关注涉农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需求,从税费政策落实、精准服务和防风险角度持续完善“服务清单”,拓展服务事项,助力本地特色品牌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