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珍妮 李慧颖 记者陈显信)瓢儿成熟催人忙。眼下正值一年一度野生瓢儿成熟上市的时期,陕西省略阳县的果农们趁天气晴好,忙着采摘、保鲜、加工、销售。
瓢儿是草莓的一种,又叫野草莓。瓢儿保鲜时间短,略阳人为了留存这份美味,将其制作成瓢儿馍。略阳县郭镇依托野生瓢儿的资源优势,人工培育4500余亩野生瓢儿,成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郭镇瓢儿馍商标,瓢儿馍加工店铺也从10余家扩大到30余家,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向外推销,销量特别好。”郭镇瓢儿馍卖家吴翔说,自己是新办企业,本以为税务流程很复杂,没想到从税务登记到开具发票,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速度很快。
随着略阳瓢儿馍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郭镇北河沟村整合资源,投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统一制作、村集体销售的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也为村民带来务工机会。“我们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加工工艺,印上自己的商标,每日销售量500个左右,单日销售额1万元左右。”郭镇北河沟村党支部书记梁洁介绍,因合作社刚成立不久,村民对很多涉税问题不了解,税务干部送来税收政策,耐心辅导发票开具流程。
为助力当地特色农业销路畅通,帮助村民增产增收,略阳县税务局聚焦农业产业涉税需求,将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给纳税人,并辅导开票流程。对于有复杂业务的农业合作社,略阳县税务局依托“税费e站”,通过“税务+村委会”的精诚共治服务模式,全面推进税费事项就近办理,解决生产经营中开票、申报等环节的问题,并借力基层村干部、社会志愿者提供政策宣讲和办税辅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