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定额减税难获民众认同

2024年07月09日 版次:06        作者:张思佳

近日,日本政府推出定额减税政策。该政策的实施背景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各方有何反应?

以定额减税改善执政预期

定额减税是今年日本税制改革的一项特别的临时性扣除政策。经梳理,改革主要背景有:日本经济低迷,需求不足,长期陷入通货紧缩状态;当前国际通货膨胀水平高企,输入型通胀又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走高,工资上涨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国民生活压力倍增;主张增税的岸田内阁的支持率继续走低,亟须出台顺应民心的经济政策,以改善执政预期。

定额减税主要减免两种税种,分别是影响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所得税和构成地方财源的住民税。定额减税的享受群体是2024年总收入2000万日元(1美元约合161.55日元)以下,或者是实际年收入1805万日元以下的个人,该个人须在日本有住所或在日本居住1年以上。满足上述条件的个人可以享受3万日元的所得税减免和1万日元的住民税减免,共计4万日元。但当所得税应纳税额不到3万日元、住民税不到1万日元时,即在减税额比纳税额多的情况下,政府会将差额以补助金的形式发放给个人。所以说,定额减税是除了一部分高收入者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的普惠性政策。

不过,定额减税相应地增加了企业事务性成本。因为雇佣单位需要针对每个雇员的不同家庭情况,对每个雇员的减税额和纳税额进行计算,并且要让对方确认,而日本工薪阶层约有5000万人。

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以前,政府刺激消费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发放财政补贴,但国民领取财政补贴后,多将这笔钱用于储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定额减税的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根据日本智库机构大和总研的测算,预计该政策的减税规模约3.3兆日元,将拉动0.2兆日元至0.5兆日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称,定额减税政策已经收获效果。但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国民对首相的质疑声不绝于耳,舆论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话”“在现实中完全看不出来”。

国民对政策的“不感冒”还体现在各种民意调查中。根据日本共同通讯社的调查,关于“定额减税是否减轻了因物价上涨而增加的家庭负担”问题,69.6%的受访者回答“没有”,27.1%的回答“有”。日本市场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近日公布的“定额减税对企业的影响”问卷调查中,认为“增加企业事务性负担”的大企业有68.3%、中型企业有66.6%、小微企业约62.6%,相差不大。来自日本《朝日新闻》的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对定额减税持“不予评价”的态度。日本富士新闻网的调查中,持“不予评价”态度的受访者也超五成。

当然,也有国民对定额减税表示欢迎。一位广岛市的面包店店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提到,他家一共3个孩子,连自己在内共计减免所得税12万日元,这些钱计划用于孩子的教育。

减税政策引发多方反应

定额减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消费。根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一些商家把握住商机,以“定额减税”为噱头开启大甩卖。其中,日本永旺商场福冈店就挂出了“定额减税开始!家庭经济顺风!”的海报,对电饭锅、双肩包等必需品打折,以4万日元左右的价格促销。预计,该商场销售额将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东京都“松屋浅草”百货店也推出了附带“定额减税”标语的特价食品,该店铺的销售额增加了5%。根据大和总研估算,定额减税将拉动3000亿日元至7000亿日元的个人消费。

由于定额减税政策的享受群体较为庞大,办理流程又相对烦琐,因而十分考验税务系统信息化水平,也闹出了一些乌龙事件。在埼玉县,因为信息系统漏洞,有4300名市民在6月收到了错误金额的纳税通知书,当地政府表示将对系统进行彻底整改,于7月发送正确金额的纳税通知书。

一些不法分子也从中看到“商机”,大分县、新潟县等地就发生了多起有关定额减税的欺诈案件。主要作案手法是骗子自称税务人员,向多是老年人的受害者拨打电话或是寄送文件,通知他们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办理退税手续,诱骗他们向陌生账户转账。对此,日本警方提醒,如果有人收到与定额减税相关的电话或文件,请及时联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