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临城县税务局收到当地行政审批局报送的6月新增经营主体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临城县税务局对新成立的经营主体开展政策业务辅导。
今年4月,河北省临城县构建以县政府为主导,税务部门为枢纽,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税机制,实现各部门涉税数据互通共享,提高了临城税务部门税收管理质效和涉税服务水平。
打通多部门数据共享渠道
数据是税务部门关键的征管资源,在税收管理和涉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临城县税务局在日常数据收集中,时常遇到数据获取渠道不顺畅的问题。该局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周静说:“以前到其他部门‘跑要’数据时,有的部门要层层审批才将数据报送给我们,有时候数据到手时已经过期了,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工作效率。”
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不对称、涉税信息交换不顺畅,影响了税收管理与便民服务的质效。为此,临城县税务局负责人向县政府反映相关情况,建议建立综合治税机制,畅通各部门间数据共享渠道。临城县政府认可和支持这一建议,今年4月,构建起以县政府为主导、以税务部门为枢纽、相关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税机制。
该机制由常务副县长牵头,县政府办设综合治税办公室,税务部门负责日常运行,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家会议,协商解决涉税数据传递中遇到的问题。其他部门分别明确一名业务骨干作为联络员,负责本部门综合治税工作,定期推送涉税数据。当其他部门遇到涉税问题时,也由该部门联络员通过综合治税机制反映给税务部门,双方协商解决方案。
用数据导航税收征管
综合治税机制运行之初,临城县税务局结合税收管理需求,分部门制定了综合治税信息需求目录和清单,明确56类267项数据口径。清单内一般数据于次月初10日内提供,综合性数据原则上每季度汇总提供一次。
为了高效处理各部门报送的数据,临城县税务局成立了涉税数据应用团队,及时对其他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校验分析,分拣后将数据推送至相关股室和税源管理分局应用。
据周静介绍,自从综合治税机制建立以来,税务部门数据归集效率和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比如,之前税务部门与市场管理部门登记的经营主体信息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治税机制建立后,税务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共享数据,3个月以来,该局已督促230余户经营主体办理信息补录和税费种认定,引导112户长期未经营户办理注销。同时,该局还与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部门建立三方联动机制,通过联合巡查、定期比对等方式,规范经营主体登记管理。
数据赋能提升服务水平
综合治税机制的运行不仅有助于临城县税务局提高税收征管能力,该局还借助这一机制,实现了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涉税服务水平,让服务更加亲民高效。
依托综合治税机制,税务局与住建、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及时交换信息,了解临城县房地产开发小区容量、办证户数量等数据,掌握县城老旧小区、自建房、增量房未办证情况。同时,了解到有的房地产项目验收流程缓慢的症结,税务局向县政府提议,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办公,“一揽子”解决相关问题。
今年5月以来,临城县已有280余户购房者拿到了新房钥匙,办理了不动产登记,增量商品房契税增收75万元,存量商品房契税增收28万元,实现了矛盾化解、契税增收、群众满意“多赢”效果。
此外,临城县税务局还通过科技工业部门提供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编号入库等信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将适用的税惠政策精准推送到企业,提高“政策找人”精准度和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效率。
综合治税机制运行3个月来,临城县税务局从各部门获取涉税数据1.26万条,有效促进数据需求与数据供给的精准对接。该局将继续依托综合治税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在推进税费管理服务现代化上出实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