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勤劳节俭,诚实厚道,在村里有口皆碑。
在父亲7岁、11岁时,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不善言语的父亲,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坎坷与艰辛。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他竭尽所能去为儿女遮风挡雨,把对我们的爱播撒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
记得小时候一个周末的早晨,我醒来时,发现窗台上的积雪堆得很高。家里的座钟敲完八下,我们兄弟三人还没起床,父亲开始对我们训话:“大的不起来做事,小的也不起来看书。起一个早,抵三个晚。”父亲从小勤劳惯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昨夜下了一场大雪,父亲一如既往,天没亮,就把门前的雪扫得干干净净。九点多,我吃完早饭,顺着父亲铲好的雪中小路,来到屋后山脚下,又沿着山路向山上走了百米,只见父亲已把塘口积雪清理干净,铁锹插在雪堆旁,棉袄挂在铁锹柄上,摘下帽子的他,头上直冒汗。看到我,父亲感觉很突然,便问:“你跑这里做什么?快回去看书!下山路滑,小心点。”当我看到父亲那双比槐树皮还粗糙、有许多裂口的手时,鼻子很酸很酸。我急忙转过身,回家的路,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
1986年3月的一天,春寒料峭,我提前放学,来到父亲帮人养鱼的渔棚。刚踏进房间,就看到父亲倒在床边,“爸,你怎么啦?”我急忙跑过去拉父亲。父亲虚弱地说:“忙活到下午3点钟才吃饭,没事,过会儿就好了。”每次身体不适,父亲总是咬牙扛过去,乡医院离鱼塘仅一河之隔,父亲也舍不得去看病。他经常把鱼、青菜等送到学校,临走时总嘱咐我:“也给同学吃点,要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好好读书。”
1990年8月2日上午,正在田里收稻谷的我得知自己考取中专的消息,非常高兴,打算立即到彭泽县城的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这份通知书来之不易。前一年我高考失利,外出打工。高中班主任朱老师联系到我,鼓励我再考一次。在老师的激励下,我重拾信心,决定二战高考。为了便于复习,我借宿在学校附近一位朋友家,几个月闭门读书,终于实现愿望。听闻消息的父亲,眼角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许多。
去学校报到前,父亲将平时积攒得不多的钱,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厚厚一叠纸币,交到我手上时说:“我老了,身体又不好,你别怪钱少。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做一个踏实厚道的人。”自此以后,我宁可自己少吃一顿饭、少坐一趟车、少穿一件衣,也不再向父亲多要钱。
多年过去,当年的渔棚早已不在了,但我只要回到老家,都要去父亲生前的渔棚鱼塘边走走看看,回想那些艰难的岁月,感受那份朴实深沉的爱。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