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不断爬行的蜗牛

2024年07月15日 版次:07        作者:张秀军

我有一个绰号,叫蜗牛,老婆取的。

那年,高考放榜的那天,大雨倾盆,天气闷得令人窒息,我的心情与天气一样糟糕。在复读和当兵之间,我最终选择了后者,怀揣着军校梦,把高中教材打进行囊,登上了徐徐南下的军列。

当兵需要吃苦,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新兵连的训练强度依然超乎我的预料。身体虚弱,基础体能跟不上,制约着与体能相关的所有训练科目。焦虑、痛苦、自我怀疑之后,决定给自己“开小灶”。我住在顶楼,每当夜深人静,排房内鼾声四起,我都会偷偷地溜到楼顶,摸着黑,吸着寒风,朝着家的方向敬一个军礼。顿时,力量爆棚,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起立,一个、两个、三个……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练,一夜挨着一夜过,身体越来越结实,顺利通过新兵连达标考核。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意外地被分配到从事生产水稻和小麦的部队农场,成为穿着军装的农民。农业队队长说我报考军校已超龄,劝我报考士官学校。军校梦破灭,“心霾”骤起。“世界上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另一种就是蜗牛。”教导员在思政课堂上的精彩分享,一下子跃入我的脑海。

我想,哪怕是蜗牛,也是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一个周末,我偶然翻阅《中国武警》杂志,其中一篇关于报考军校有关问题的记者问答,像一道梦想之光照进现实。22周岁的我,不符合报考理科院校条件,但可以报考指挥类院校,这让我又有机会实现军校梦。从此,在几乎没有什么军事训练的农场,我开启了自我训练模式,迎接指挥院校的挑选。每天早上起床号尚未响起,我绕着寂静无人的田地已跑完十公里。一步、两步、三步……仿佛每向前迈一步,就向军校大门靠近一步。月光不问赶路人,入伍第二年,我的军校梦奇迹般地实现了。

军校毕业后,我回到部队任排长。带新兵时,仍然时常感到自身知识积累的不足,尤其是担任政工干部期间,在思政课堂上更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我一边带兵,一边开启函授、自考之路。利用早操前、训练间隙和熄灯后的时间复习备考,经过八年日复一日“蜗牛式”的艰难“爬行”,终于取得新闻专业大专文凭和两个法律专业本科文凭。从军20个年头,我历任排长、参谋、干事、指导员、教导员等10多个岗位,每次岗位变化都是对我的能力素质的一种挑战。

2017年,我选择脱下军装,转业到部队驻地的国税局,被分配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开始向身边的同事“拜师学艺”。如何实现从一名军官向公务员转变、从“橄榄绿”向“税务蓝”转变,焦虑、恐慌、不安不断袭来……我按照“师父”的指点,处理一笔业务记录一次笔记,将操作步骤画成关系图,一一记在笔记本上,美其名曰“宝典”。但是一旦离开“宝典”,同样的业务就难以进行下去,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我悄悄报考了税务师考试,接下来又是一个又一个的挑灯夜战,日复一日“蜗牛式”艰难“爬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终于顺利拿到税务师资格证书。

渐渐地,我开始接受并喜欢上“蜗牛”这个绰号,我愿做一只蜗牛,在自己的节奏中爬行,因为我坚信即使是蜗牛,也终有一天能爬上生命的高峰。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滨湖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