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俯瞰吉林省长春市北湖之畔,一座“天”字造型的建筑格外抢眼,这里就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就诞生于此。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长春新区税务局以该航天信息产业园为背景,制作了融媒体作品《税惠航天梦 服务助翱翔》。视频以写实的风格、炫酷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商业航天近些年的发展变化,并讲述了税务部门对商业航天事业发展的支持。
中国商业航天的10年之路
2014年,国务院发文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商业航天正式起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将131颗“吉林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组成了世界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长光卫星已先后为10余个国家、地区的数百家单位提供了遥感信息服务。
今年是长光卫星成立的第10年,拍摄长光卫星的发展历程,展现中国商业航天事业背后的税收力量,成为长春市税务局、长春新区税务局融媒体创作团队确定的重点选题。
为了挖掘长光卫星更多的成长故事,主创团队来到该公司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近距离感受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长光卫星副研究员张士伟向主创团队介绍了企业在科研道路上的艰苦付出。比如,在卫星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多类材料的性能,甚至一类材料不同成分配比下的性能,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对比。科研团队曾经为了确定卫星主体中的一种材料,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团队人员几乎一个月没有回家。“商业航天是国家工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地,商业航天离不开心怀梦想的科研人才,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听完讲解,主创团队决定从税务视角,讲好长光卫星的故事,讲好中国商业“航天梦”的故事。
科技感满满的太空之旅
拍摄脚本确定后,科技场景的设计成为视频制作过程中难度最高的环节。
在商讨拍摄计划时,主创团队既想让观众感受到更多的科技感,又必须遵守企业保密要求,因此大家决定,将现实拍摄画面与科技动画相结合。“一些我们无法拍摄的画面,可以用动画形式展现,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团队负责人孙百功说。
经过多次讨论,大家对视频的画面设计达成共识,就是视频最终所呈现的:片头以苍茫宇宙和卫星运行为开场,随后画面聚焦在长光卫星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最终定位在长光卫星“天”字造型的办公楼内。办公楼内,科研人员按下的每一个操作键、记录的每一个数值,都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尝试。视频的最后,税务人员为企业精准落实税收政策、不断优化服务举措的画面缓缓呈现。
夜深了,关于人类与太空、航天与税收的交流仍在继续……走出航天信息产业园,团队成员们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夜空中闪耀的群星,仿佛也在讲述着企业创新图强的奋斗史、税务服务升级的发展史。也是在这样一个个深夜,无数的科研人员和税务人正身披星光,点亮追求理想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