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后续管理

2024年07月16日 版次:06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稽查局局长 曾辉

■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骗取增值税退税违法案件。涉案企业通过虚构残疾人职工数量,虚假发放工资、伪造申报资料等手段,非法获取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享受资格,继而骗取增值税退税款。虽然涉案企业为骗取退税挖空心思,但在检查人员的缜密核查下,其营造的骗局最终还是“露了馅”。

以案为鉴。税务机关在提供便捷办税措施,让相关企业应享尽享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为确保退税在“退得快”“退得准”的同时实现“退得稳”,还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税法宣传,并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加强后续管理,以防范类似骗税违法活动发生。

结合案例,加强税法宣传,增强企业风险意识。本案涉案企业的行为,反映出企业法治意识淡薄,对骗税违法行为产生的危害以及因此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存在认识不清等问题。为此,税务机关应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上开设专栏、举办直播,以及线下举办纳税人学堂、税法宣讲会等活动的方式,加大税法宣传力度,以此提高企业对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危害的认识,自觉规范涉税业务行为,从而提高税法遵从度。

加强后续管理,增强骗税等违法活动辨识能力。本案中,涉案违法企业通过在企业残疾人职工数量、支付工资数额上做手脚的方式,骗取增值税退税款。为此,税务机关有关部门应加强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后续管理工作,分类别做好企业台账管理,对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数量、支付残疾人员工资数额等指标做到心中有数,为同类型、同规模企业的指标比对和疑点识别创造条件。同时,税收征管等有关部门应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涉税业务辅导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核实工作,核对企业残疾人用工人数、工资发放数额是否与企业申报信息一致,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征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