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地区的传统祠堂里,房墙屋檐的神话人物、梁顶瓦脊的祥禽瑞兽,总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形态各异、朴实逼真的雕塑,就是被称为岭南“屋脊上的艺术”的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自唐朝以来流行于广州地区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灰塑以石灰为主要制作材料,通过半浮雕、浅浮雕、圆雕和通雕等艺术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2008年,广州“灰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一直以来,灰塑作为雕塑在墙壁或屋脊的建筑装饰工艺,存在于祠堂、寺庙、豪宅大院等。囿于欣赏条件、公众接受程度等因素,灰塑的传承发展和系统性保护受到较多限制。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灰塑文化,广州灰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娟一直在思考赋予灰塑更为实用的属性,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为此,她专门成立了广州市花都区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但要想创新,需要投入的精力和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加之灰塑制作需要经过炼制灰泥、构图、批底、塑型、上彩等多道工序,所有工序全部由人工来完成,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
广州市税务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灰塑研究院的情况后,针对具体业务情况,详细梳理适用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六税两费”减免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并组建了政策辅导团队进行专题辅导讲解和后续跟踪服务,帮助灰塑研究院应享尽享税惠红利。
“有了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设计创新。我们将灰塑做成精致的艺术品、摆件和挂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青睐,灰塑文化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刘娟说,灰塑研究院设计的各种灰塑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市场接受度快速提升,灰塑产品作为区域特色文化产品,远销巴基斯坦、约旦、美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线下创办了特色产品展览厅,建立了科普和研学基地;线上搭建了微信公众平台、淘宝、微店、灰塑网站等,推出系列灰塑产品,全面推广灰塑文化。”刘娟介绍,今年5月,全国首个国家级非遗单体项目园区广州灰塑园在花都签约,园区将规划建设展销中心、研学中心、非遗大师工作室等场所,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研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特色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