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株草药”种出产业“千金方”

2024年07月29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人参、灵芝、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作为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的长白山地区,拥有多达900余种中药材,为吉林省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全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企业达到3000余户,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省仅人参产业的综合产值就超过700亿元。

聚焦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吉林省税务部门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在税费政策落实、税务风险防范、难题纾解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吉林“一株草药”种出产业发展“千金方”。

12支“惠农专家团队”,活跃在52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一场新雨过后,雾霭在林间弥漫开来,不远处的大棚旁,一个身影正在检查射干、鸢尾、芍药等中草药的生长情况。

“新发的芍药幼苗不过十几厘米高,小苗的根部都需要滴灌着培育生长。”吉林省合润生态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华,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他的种植基地内,成片的日光棚连绵起伏,500余亩中草药在市场上价值持续走高。“我们一直在探索新型产业模式,推动建设集‘品质中草药、农业科技创新、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张明华说。

近年来,吉林省先后出台《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形成政府统筹发展、部门协调推进的良好机制。据统计,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建成52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及生态种植规范化基地,面积达6262亩。

为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吉林省税务部门组建了12支“惠农专家团队”,活跃在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态种植规范化基地,及时解决企业涉税问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今年,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已经享受各类税费减免3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增多,为我们继续扩大基地种植面积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张明华说。

税务“健康体检”,帮助中药材加工企业享优惠防风险

在白山市抚松县,机器轰鸣,几十斤干参被倒进生产线,随后极细的淡黄色粉末缓缓流出。“这是提取后的园参粉,可以做成冲剂、护肤品。”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宗树伟介绍,对人参进行精深加工,除了让食用更便捷、可量化,也显著提高了人参产品的附加值。

“人参不能一直卖成萝卜价。”宗树伟说,2012年,他回乡创业后,主攻人参成分提取,在人参肽提取技术上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以人参肽为基础开发推出了大豆、牡蛎、鲜牛骨胶原蛋白肽等40余种组合产品,企业年产值逐年提升。

为帮助企业在发展之路上越走越顺畅,国家税务总局抚松县税务局从农产品收购、初加工处理、发票管理等方面制作政策汇编,通过上门调研、税企联络群、电子税务局等方式和平台进行辅导,组织业务骨干定期为企业提供税务“健康体检”,及时防范涉税风险。

在吉林省北药中药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智慧车间,全链条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科技感”满满。“我们搭建了数字化生产车间,开发上线了中药饮片智慧仓储物流系统,实现中药饮片的自动化生产、智能密集存储和高效率拣选。”北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智慧车间建设离不开税收支持。得益于税务部门的跟踪辅导和‘健康体检’,我们不仅及时享受税费优惠6000多万元,还避免了政策适用方面的不少税务风险。”

“税心直连”网格化宣传,助力乡村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在安图县松江镇四合村,有一个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长白山历史文化园研学基地。基地设计的《长白山中药材研学》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参观中药材基地,了解中医药发展历程,感受中草药的魅力。该基地的这项课程被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研学旅行精品。截至今年6月,基地已接待研学团队62批次共计12400人。

为更好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安图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定期前往基地讲解税费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及周边农村合作社尽享税费红利,带动基地研学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在敦化市雁鸣湖镇,中医药健康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这里建有草药乐园、养生馆等康养项目,为游客提供各种中医康养服务,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敦化市税务局结合“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三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同雁鸣湖镇联合成立“税心直连”网格化宣传队,开展走访调研,及时解决雁鸣湖镇旅游项目的涉税疑难问题。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已推出多个中医药健康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吉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力争宣传辅导更“精”、办税缴费更“简”、享受优惠更“快”,为中药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