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白羽 见证汗水和坚持

2024年07月29日 版次:05        作者:口述:陈风 整理:黄铭 王佳华

这几天,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曾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的我,在大赛来临时总是兴奋不已。羽毛球上那一根根飞扬的白羽,见证了我的坚持。

结缘羽球 投身军旅

1968年,我出生在全国体育先进县福建省上杭县,5岁时加入上杭县羽毛球队(当时入体校年龄最小为5岁),跟着年长许多的队员,开始了我的羽毛球运动生涯。此后,我参加了不少国家级、省市级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86年,18岁的我作为优秀运动员被保送到上海体院就读。在体院的第二年,我应福建省前卫体协(当时省公安厅和省武警总队联合创建的行业体育协会)的邀请,应征入伍加入前卫体协羽毛球队。1987年,在国家号召下,我从一名运动员转为一名武警战士,人生轨迹由此改变。

从1987年入伍到1999年转业,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虽然让我放下了自己最爱的羽毛球运动,但凭借着优秀的身体条件,在各项军事大比武中我时常名列前茅。后来,我被破格选为特战队员。特种兵的训练生活非常苦,但曾经的运动员经历帮助我克服一切困难,进一步塑造了肯吃苦、不认输的性格。

重塑自我 再创辉煌

1999年,我从武警部队转业到龙岩市国税局。努力工作之余,我重新拿起心爱的羽毛球拍,走进久违的羽毛球场。

2000年,我代表龙岩市国税局参加龙岩市运动会,取得了个人单打第二的成绩。2002年,我又在福建省运动会上,与福建省国税局羽毛球队队友们取得了单打第三、双打第四的成绩。

此后,我业余参加了多次国内和国际比赛,并斩获奖牌。2011年11月20日,在第18届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单打决赛的最后6分钟,我的左脚跟腱不堪重负断裂,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经过3次手术和3个月的住院治疗,身边所有人都以为我从此将告别羽坛。但凭借着那股坚持的“劲”,经过难熬的恢复锻炼,受伤10个月后,我重新站上了赛场。2017年,我代表福建队参加了第十三届全运会。

强身健体 赋能工作

从事税务工作以来,我先后在办公室、培训中心和机关党委等岗位任职,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坚持的力量一直伴随着我。

2004年,我报名参加龙岩市第一批驻村挂职工作,担任新罗区白沙镇营头村第一书记。记得刚到营头村时,眼前是破旧的土坯房和满脸愁容的村民,我心里那股坚持的“劲”又一次冒了出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和村干部多方探寻适合发展的项目,在烈日下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终于为营头村找到茶叶种植这条脱贫路。此后,我们先后带领村民开发出1200多亩铁观音茶叶种植基地,还在多方帮助下成立了2个茶叶加工厂,让营头村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2004年,该村村民年均收入便比上年翻番。到2007年驻村结束时,营头村已经环境宜人、交通便利,村民人均年收入达6000余元。

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我来到机关党委,还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这些年来,每个季度我都会和同事坐两个多小时车,前往定点帮扶的上杭县珊瑚村挨家挨户走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帮扶珊瑚村的这几年,我看着村民的笑容、村庄崭新的面貌,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

近几年,龙岩市税务局成立了羽毛球兴趣小组,随着单位羽毛球活动的开展,我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随队参赛过程中,我既在赛场奋勇争先,又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同事们打好每一场球。

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运动无难事,只要肯坚持。也许正是这股坚持的“劲”,不仅让我在一次次挥拍、跑动、跳跃中屡获奖牌,也让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羽毛球于我不再只是热爱,更是工作生活中的力量源泉。

(陈风: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税务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