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诗意人间

2024年07月29日 版次:07        作者:黄司璇

从家喻户晓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到余秋雨笔下的“白发苏州”,从古至今,苏州小桥流水构建的精致生活,都让人心驰神往。

说到文旅,苏州从未下过热门榜单。2023年,苏州累计接待游客1.5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49.5亿元。今年“五一”假期,苏州接待游客超1020万人次,名列全国热门城市第六。随着暑期到来,苏州又迎来一波旅游热潮。

在苏州常住多年,常常有朋友来问:来苏州可以去哪里玩儿?作为园林之城,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诗意空间,正是打开苏州旅游的最好方式。

在夏天的苏州园林里,最适合赏花。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凌霄花:“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一夜新枝香焙暖,旋薰金缕绿罗衣。”凌霄花盛开于夏日,花朵鲜妍、随风摇曳,点缀在幽静雅致的园林中,是闷热的夏日里一抹明丽的色彩。我会特意拿着“赏花地图”走一趟:行走在拙政园的竹构长廊,凌霄遮映在其中,朴质幽趣;狮子林则是“开遍凌霄石上花”,藤蔓成了石木的“云肩”,饶有野趣;艺圃藏在深巷之中,平日里来客不多,浴鸥小院的凌霄也平添了一点羞怯;在虎丘南门的黄墙前,凌霄则翻过瓦片倾泻而下,显得明丽大气。

园中有花,花下有人。每年一到夏天,姑苏古城的街头就会出现手挎竹篮的卖花阿婆,在篮子里装着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串成手串、做成香囊,让园林之夏沾上自然的香甜。如果可以再带上一捧新鲜莲子回家,生吃鲜嫩脆甜,做成甜品软糯清凉,则可把江南水乡的浪漫时间再度延长。

夏夜的园林,别样的情调,为来者编织出一番诗意盎然的夏日绮梦。浪漫的苏州早早推出了夜游园林的项目,最出名的便是“拙政问雅”。

当天边的夕阳缓缓下沉,金色的光芒铺洒在古老的建筑上,我站在拙政园里,看着人群渐渐消散,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神秘和温暖的氛围中。如果遗憾没能赶上凌晨的日出,不妨来等候一场落日,“拙政暮景”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讲述它悠悠的岁月。

走出“拙政问雅”,坐落在旁边的苏州博物馆也暗藏夜晚的小惊喜。跟随着导览员的步伐,避开了白天的喧嚣,端庄典雅的苏州博物馆好似染上一抹光影交织的梦幻。夜色是一位温婉的画师,她用湛蓝的天空为底,以星辰为墨,再拿月光作笔,在夏夜的风里,画出一场关于夜色与美景的浪漫邂逅。

除此之外,还有“网师夜花园”里的传统演艺节目、“枫桥夜泊”沉浸式游览古运河……通过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灯光艺术等手段,夜晚的光影更加清晰,讲述一段段非遗文化、吴门书画的故事,让昆曲、苏绣、苏雕、苏工在游人面前徐徐展开。当我的脚步来到周边的街巷,灯光像星光闪耀,江南文化的魅力在夜间持续焕发。

与当前快节奏的“特种兵式旅游”不同,苏州的园林更适合慢慢地、静静地去品味,在园子里或思考,或发呆,感受“浮生半日闲”。

比如在留园里,有一块“活泼泼地”,水榭四周环有走廊,水流从水面延伸至建筑下方,人在水榭中,又在水面上;凭栏而坐,清澈的水流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在这里,我也会想要“活泼泼地”、明心诚意地生活。

再到留园中的恰航小楼,初看有些摸不着头脑,实则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之意,游人在此休息,仿佛置身于舟楫之中,飘荡在山水诗篇里,不随波逐流的“两三人”带着隐逸之情奔向世外桃源。步入濠濮亭,于亭中望水,依稀能够想起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以及庄子垂钓濮水的故事,潇洒脱俗的人生志趣跃然而出。

朝看花,暮问雅,在繁华的城市里,这方园林清幽之地,邀约各位来客交换昼夜。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姑苏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