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遵从保障项目(ICAP)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是各国税务机关聚焦跨国公司的国际税收风险,自愿进行多边合作风险评估与保障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2021年起,该项目向所有国家(地区)开放。OECD发布的《国际税收遵从保障项目总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月,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参与了ICAP项目,平均每个ICAP项目的参与国家数量为5个。其中,参与国家数量最多的一个项目,共有9个国家参与,充分体现了多边税收合作的特点。
按照OECD的设计,ICAP项目的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选择阶段,确定可能参与的税务机关和纳入风险评估的交易范围,通常耗时4周—8周。第二阶段为风险评估阶段和问题解决阶段,由牵头税务机关和各参与国税务机关对交易风险进行多边会商评估,通常耗时20周—36周。第三阶段为出具结果阶段,税务机关会向跨国公司发函告知评估结果,通常耗时4周—8周。从实际结果看,受各方面因素影响,ICAP项目完成工作流程的整体时间往往比预期时间更长,但考虑到该项目能够在多个辖区和多重风险领域提供确定性,其耗费的时间仍相对较短。
《报告》显示,有40%的跨国公司在纳入评估范围的所有风险领域均获得了低风险结果;有80%的跨国公司仅在不超过2个风险领域获得了低风险和非低风险的混合结果。值得关注的是,有32%的跨国公司在ICAP框架内解决了转让定价问题,不必再启动审计和相互协商程序。从风险领域来看,获得低风险结果比例最高的风险领域是常设机构,达到95%,无形资产领域的风险相对较高,获得低风险结果的比例仅为75%。
与预约定价安排、相互协商程序等传统国际税收合作机制相比,ICAP项目整体过程耗时更短,涵盖的交易和管辖区域范围更广,且出具低风险结果后无须再开展进一步的调查,能够为跨国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实际确定性”。因此,可探索使ICAP成为预约定价安排、相互协商程序等税收确定性多边机制的有益补充,鼓励多边税收合作遵从发展,共同实现税企合作共赢目标。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