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一棵树 留下一片绿

2024年08月05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裴石明

山西省右玉县有“塞上绿洲”的美称,走在右玉县,随处可见流水潺潺,山水辉映,景色甚为壮观。然而这里曾经风沙肆虐,生态脆弱,是黄土漫天的“不毛之地”。一代代右玉人植树造林,在他们的努力下,右玉的森林覆盖率从原来不到0.3%提升到现在的56%,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

30多年来,右玉县杨千河乡、高家堡乡等地的山坡上,总能见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是国家税务总局右玉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韩存明。几十年来,他和右玉县群众一起植树造林,参与大战黄沙洼、三北防护林建设、小南山绿化工程等重点任务,终于赶走了这里的风沙和干旱。这些年,韩存明被县政府授予“林业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荣获朔州市税务系统个人三等功、优秀税务工作者等荣誉。

报到第一天,单位发给他一辆旧自行车和一把铁锹

1988年10月,韩存明从部队转业到右玉县税务局办公室工作。他清楚地记得,来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办公室主任给他发了一辆旧自行车和一把铁锹。

“自行车是用来收税的,铁锹是用来种树的,当时每个税务干部都有一把铁锹。在右玉县税务局,税务工作和种树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事。”韩存明说,这是很多右玉税务人的集体记忆。

右玉县地处晋蒙交界,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原来一直风沙成患,土地沙漠化严重,当时有一首传遍右玉的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因此,植树造林是右玉县干部和群众共同的使命。

在组织税收收入、宣传税收政策之余,韩存明加入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有一次,夜里刮起沙尘暴,天还没亮,韩存明就和同事跑出去查看刚刚新栽的树苗的情况,看到很多树苗被风沙掩埋了,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当时的右玉县,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要难。

但他和同事们没有退缩,每年春秋两季,他们都会带上铁锹,参加全县义务植树活动,“收好税,种好树”是责任和使命。韩存明说:“我从参加工作后开始种树,到退休后还种树,哪里有风沙哪里栽,哪里有洪水哪里栽。”

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人生新的“主战场”

2015年,以“收好税,种好树”为使命的韩存明退休了。他说,退休后不再收税了,但可以继续种树,为家乡继续作贡献。他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把植树造林作为人生新的“主战场”。

退休后,他的时间更充足了,从选苗栽种到观察记录幼苗生长,他更加耐心细致。为了寻找科学栽种树木的方法,他还带着技术人员搞试点种植。即使身体不如从前,但他仍然奔波在右玉县的山坡上。

在韩存明种的树木中,一种名叫小老杨的树最出名。他介绍,这种树在南方可长成参天大树,而在塞北只能长到碗口粗细,个头也长不高。但是,小老杨耐寒、耐旱,有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右玉县早期植树造林时唯一成活的外来树种,右玉县人民把它当作“顽强、坚韧、永不服输”的精神品质的代表。

韩存明说,正因为右玉人民有着这样的品质,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右玉的山川终于一点点改变了模样,形成新的区域小气候。如今,右玉县平均风速降低,年均降水量增加,人们再也不用躲避风沙了。想到自己在其中作出的贡献,他感到无比自豪。

韩存明说:“右玉越来越美了,看到右玉人不用再躲避风沙,我种了一辈子树,真的值了。”在右玉县,像韩存明这样的退休税务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右玉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右玉县已经走上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

发挥余热薪火相传

退休多年,韩存明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用“右玉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一批批青年干部。

2023年7月,右玉县税务局在万亩松涛林景区开展“老带新 传帮带”活动,韩存明受邀给青年干部授课,他讲述了“右玉精神”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品质。这是右玉人民数十年来对抗风沙所形成的美好品质,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税务干部,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勇于在艰苦环境中拼搏奋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各项税收任务。

2023年8月,韩存明再次受邀参加右玉县税务局组织的“根植右玉精神土壤 共筑青春蓝色梦想”送老迎新主题实践活动。在“银发耀金税 青峰续荣光”环节,他从实际出发,讲述了自己几十年的从税历程和植树造林的感受,分享收获,结合自己的经验,为青年干部提出职业规划建议,鼓励他们珍惜工作岗位,体现自我价值。广大青年干部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一位新入职的干部说:“听了韩老师的授课,我受益匪浅。现在,我们青年人已经不用领铁锹种树了,但我们深知如今右玉县绿水青山的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前辈们的艰苦付出,在税收事业中不断进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韩存明的奉献精神、务实作风和守护家乡的情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认可,他成为了右玉县税务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说,希望能把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