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陆丹阳 邱科伟 记者程丽华)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旅顺口区税务局对海带养殖加工企业开展调研,通过构建行业税收风险模型,辅导企业规避涉税风险。
旅顺口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当地生长的海带体长且中带部肥厚,营养丰富。“旅顺海带”曾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地理标志商标”,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海带初加工是旅顺口区主要产业之一,目前,全区共有80余家企业从事海带、裙带菜养殖或加工,年产量达30万吨,占大连市海带产量的70%。不久前,为促进海带加工行业健康发展,旅顺口区政府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税务局等10部门,开展海带加工行业企业综合治理工作。以此为契机,旅顺口区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对海带、裙带菜加工企业开展专项调研。
调研团队对养殖型、收购型不同类型的海带加工企业进行走访,掌握了海带养殖加工主要生产环节的情况,形成了海带生产加工流程参考标准,如海带种植时间、收割期、海域亩产、工人日均工资、加工环节的能源消耗、产成比和运输方式等,为基层税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海带加工业税收风险防控效能,调研团队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发票等数据深入分析,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申报数据,构建行业税收风险模型,全链条识别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点。同时,实地调查企业房产土地面积,核对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缴纳情况,形成全税种闭环管理。
最终,调研人员发现,49家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虚假申报收入、未据实申报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情形。截至目前,相关企业已补缴了税费及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