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
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由前一日的34.998万亿美元上升至35.001万亿美元,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多年来,连续的财政赤字令美国债台越筑越高,美国研究机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3财年,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在住房、交通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面临进一步的财政压力,导致用于公共服务或未来应对金融危机、流行病或战争等风险冲击的资金减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警告称,美国政府债务水平高且不断上升,有可能推高全球借贷成本,破坏全球金融稳定。
巴西对价值50美元及以下进口商品征关税
巴西联邦政府税改新规于当地时间8月1日生效,对5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商品按件征收20%的关税。此前,巴西针对价值低于50美元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包裹免税。税改后,超过50美元的进口商品仍沿用征收60%关税和17%的各州标准流转税的税率不变。新政还规定,对于已加入合规缴税方案的电商平台,可获得提前预申报及快速清关的便利。专家分析称,巴西正力推跨境电商平台合规经营,税改新政回应了本土零售商对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同时能够帮助政府增加收入。
韩国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减少10万亿韩元
韩国企划财政部7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韩国上半年税收收入较2023年同期减少10万亿韩元(约72.2亿美元),至168.6万亿韩元,降幅达5.6%,主要原因是企业盈利疲软。今年6月,韩国税收收入为17.5万亿韩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9亿韩元。主要原因是企业税和综合房地产税的收入减少。2024年上半年的企业税收收入为30.7万亿韩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了34.4%。随着消费的增加,增值税收入达41.3万亿韩元,同比增加了15.7%。由于政府降低了税率,证券交易税收入为2.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了9.5%。
泰国颁布5年减税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泰国政府表示,计划为愿意回国就业的专业人才减免约50%个人所得税,以吸引电子、汽车、机器人和航空等行业的人才回流。符合条件的泰国公民回国后,5年内只需缴纳17%的个人所得税。相比之下,年收入在500万泰铢(合13.9万美元)以上的居民的最高税率为35%。此外,根据最新计划,雇用归国人才的公司可申请扣除1.5倍的雇佣费用。这些福利将持续到2029年底。泰国公民必须在海外工作至少两年,且拥有学士学位,才能够获得减税资格。官方声明称,这一政策可能会在5年内导致约1.2亿泰铢的税收损失。
印尼推出多项税惠政策加快经济特区建设
建立经济特区是印度尼西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印尼经济特区委员会代理秘书长里扎尔·艾德文最近表示,印尼将新增4个经济特区,总投资161万亿印尼盾(约合99.5亿美元)。印尼政府为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据介绍,投资额不低于1万亿印尼盾的投资者将获得20年企业所得税豁免,投资额不低于5000亿印尼盾的企业将获得15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投资1000亿印尼盾的投资者将获得10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经济特区的其他财政激励措施包括设置免税期,增值税、奢侈品销售税和地区税豁免等。里扎尔表示,印尼将继续努力鼓励经济转型,包括通过发展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增长,实现“2045年黄金印尼愿景”。
(汪婷整理)
经合组织:利用人工智能管理和落实援助政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业、劳动和社会事务司经济学家安妮洛尔·费尔哈根近日探讨了使用人工智能管理最低收入补助和失业援助的机遇与风险,并提出了改革方向。机遇方面,人工智能可用于处理数据、查询信息、评估个人补助申请资格,从而提升决策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实现福利高效分配和及时调整。风险方面,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或实施不当可能引发资格评估偏差导致的福利分配错误、滥用数据或未授权访问产生的隐私问题、弱势群体难以获取数字服务从而加剧不平等现象、决策过程中缺乏透明度、难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等问题。为平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需要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一是确立人工智能系统的人为干预和监督机制。二是要求人工智能的应用兼顾弱势人群需求和社保政策的可持续性。三是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四是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度以及进行良好的数据管理。五是提升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能力。此外,各国可以基于《OECD人工智能原则》等倡议提供的全球框架,就人工智能使用方法及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阿里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