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兴,百业旺。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近年来,各地积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游客、促进消费,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出现了人财两旺的好势头。特别是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和国家有关部门严肃治理地方违规招商引资的背景下,文旅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各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当前,“情绪消费”深刻影响人们消费决策。在此背景下,把游客吸引来只是第一步。如何使游客留得住、让游客玩得好,把游客的“情绪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城市的对外形象无疑是影响其投资的重要因素。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可能变为义无反顾的投资。正如黑龙江省广东商会会长、红旗城集团董事长何文辉所言,哈尔滨“爆火”后,外地企业对“尔滨”的投资意愿更强烈了。从这个角度看,如何通过“文旅引客”实现“招商引资”,更加值得思考和探索。
“商”随“客”来,服务管理跟上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自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火出圈”后,各地地方政府很快转变思路,着力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税务部门主动作为,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依法强化税收征管,高效解决涉税争议,在经受考验的同时形成了一些有益做法。可以预见,在各地地方政府转变招商理念、重塑招商体系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探索出更多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