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温婷 曾玉琴 记者周宁)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的赣州巧耕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颗颗新鲜采摘的芥菜经过自动化清洗、微生物发酵、金属检测分拣和全自动罐装等环节,最终成为美味可口的泡菜。不久后,它们将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知名餐饮连锁机构及大型生鲜超市。
科技赋能让巧耕人家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蜕变,如今公司每月泡菜销量逾400吨。“我们生产的泡菜采用古法加现代工艺腌制,亚硝酸盐含量低于饮用水标准,无任何色素和保鲜剂。”巧耕人家负责人赵一麟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公司一直深耕于育种育苗、发酵工艺、产品风味等全产业链技术研发。
当地税务部门成立“一企一策”驻企服务团队,依托税收大数据,为巧耕人家建立“全生命周期”动态成长清册,量身定制《税收体检报告》,“靶向”定位企业涉税需求,帮助企业精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强涉税风险防控意识,主动规范经营、诚信纳税。目前,巧耕人家已成功实现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申报并应用了1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
研发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还辐射带动当地种植户增收致富。巧耕人家从源头上精心做好原材料质量把控,在江西、广东、福建、云南、广西5省(区)12个县(市)建立芥菜种植基地36个,与4500多户农民签订种植订单,实现户均增收6000余元,同时研发预制菜品种20余个,联动蔬菜种植、冷链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带动2000多人就业。预计巧耕人家今年加工蔬菜可达1.5万吨,有望突破亿元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