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宣布罢免财税大臣雅克·内克尔,并将其流放国外。至此,路易十六已先后罢免了两任财税大臣,这也成为引发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因素。
首次财税改革以失败告终
大革命爆发前,由于频繁参与欧洲战争、税收增长乏力、公共债务暴增等因素,法国在财政上早已陷入一个“百年困局”。路易十六时期,先王留下的外债数额已高到离谱,政府财政收支濒临崩溃,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正在逼近。年轻的国王决定进行财税制度改革,而改革的首要之事,就是选拔一位有治国之才的财税专家。此时,路易十六钦点了一个人——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
杜尔哥是当时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著名理论,如:一切价值均出自农民劳动,社会需要区分资本家、雇佣工人、农民阶层等,他的这些理论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供了宝贵源泉。杜尔哥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路易十六将他请进王宫,于1774年9月任命他为财政大臣。自此,法国迈出了财税改革的第一步。
在包税制度下,贵族能轻易对农民进行税收盘剥和商业垄断,导致农民难以积累财富、生活水平极低,这让崇尚重农主义的杜尔哥坚定了税收改革的决心。在杜尔哥的建议下,国王先后颁布三条法令:将原本由农民承担的“修路劳役”改为由各个阶层均要承担的“道路税”;废除富商的粮食专卖权和“粮食入市税”,推动粮食的自由贸易;打击贵族和富商的垄断行为,取缔垄断性行业组织,剥夺私人机构的“盐税征收权”。同时,杜尔哥还要求减少宫廷的日常花销和政府开支,主张厉行节约,打击奢靡享乐。这些改革主张直指社会弊病,减轻了农民阶层的税收负担,让社会经济在短期内为之一振。但杜尔哥并未意识到,特权阶级阴鸷的目光已盯上了他。
如果说前面的一系列改革只是在试探特权阶级的底线,那么杜尔哥接下来提出的“普遍纳税制”则是捅了他们的命门。杜尔哥要求,全体国民不分阶层均要上缴“单一土地税”,同时,取消所有免税特权者额外享有的封建捐税,包括教会的“什一税”,这无疑是动了特权阶层最大的一块奶酪,这些利益既得者是绝不会答应的。于是,他们通过玛丽王后频频向国王进献谗言,说杜尔哥居心叵测,财税改革太过激进,是在打击对国王最忠心的臣子。路易十六招架不住群臣的轮番谏言,在1776年5月12日罢免了杜尔哥。杜尔哥的下台标志着法国首次财税改革以失败告终,此后,粮价、盐价牢牢掌控在特权阶级手中,农民阶层重归悲惨命运,重农主义学派自此淡出法国政坛。
税收是改革绕不开的一个坎儿
罢免杜尔哥后,路易十六又看好另一个人接手管理国家财政,这个人就是雅克·内克尔。
内克尔是一位来自瑞士的银行家,专门从事银行放贷业务。相比杜尔哥,内克尔的改革手法十分缜密而柔和。他汲取了前任的教训,暂时避开“税收”这个矛盾尖锐点,尽量不触碰贵族利益。他利用自己在日内瓦等地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多年经营银行积攒的放贷经验拉来了一大笔贷款,这笔贷款迅速填补了法国政府多年来的财政窟窿,解了王室的燃眉之急,稳住了政府信用体系。内克尔的做法让路易十六十分满意,但很快,这位新的财政大臣也要重蹈前任的覆辙了。
内克尔认为,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石在于财税领域的改革,税收是改革绕不开的一个坎儿,即使可能遇阻也必须设法推行。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内克尔下令严格全国税收征管体系,全国各地的包税官必须每日详细记录税款账册,以备政府随时查验。将原有的40多名总包税官裁撤至20多名,并压缩他们的涉税业务范围,减少包税官中饱私囊的操作空间。内克尔还下令整顿内务部、海军部、战争部等机构,建立定期会计报告制度,约束公款消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统一会计准则,形成一套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式的税款记录方法,从制度源头上防范包税官篡改、挪用、贪污税款。
这套财税改革组合拳激怒了包税官、教会、地主等特权阶层,这些既得利益者联合起来,将当时攻击杜尔哥的手段又用在了内克尔身上。1780年,这些人买通传媒喉舌,印发小册子《杜尔哥先生写给内克尔先生的一封信》,污蔑内克尔在改革中中饱私囊、收受贿赂,抨击他提出的“会计流程化”是奇技淫巧,甚至说内克尔“只适合当一名银行点钞员”。他们将这本小册子在市井中发放。但这些黑暗勾当非但没能吓退内克尔,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1781年,内克尔公开发表了《上呈国王的账目报告》,报告里公开透明、完整全面地阐释了政府年度财政收支状况,包括税款征收的过程和结果。这份报告引起轩然大波。长久以来,政府财务信息被视为国家最高机密,被权力阶层小心地锁在“保险箱”里。内克尔的大胆之举戳破了公权力的神秘面纱,刺痛了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政府官僚、特权阶级纷纷指责内克尔严重侵犯了财政收支保密原则,损害了王室的绝对权威。终于,1781年,路易十六在层层重压之下被迫将内克尔免职。
这是一场革命
此时的内克尔已经成为工人、小商贩与农民等第三阶层心目中的“国民英雄”,百姓不允许政府赶走这位敢说真话的财政大臣。也许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也许是想借内克尔的声望召开三级会议,也许是想对总包税官形成制衡,7年之后,路易十六又下令将内克尔官复原职。
1789年5月,尘封已久的三级会议召开。此时,回归后的内克尔可谓是贫民阶层的代言人。在会议上,内克尔提出强势税收主张,建议取消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免税特权,力推税负平等,进一步平衡财政收支以重建政府信用。对此,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柏克评论道:“法国的存亡就系于这一宏伟的安排。”
在这次会议上,内克尔的税改主张遭到更加猛烈的攻击,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逐渐呈现剑拔弩张、水火不容之势。随后,第三等级的代表宣布要抛开其他等级,独自成立议会,场面一度失控。路易十六下令立即解散议会,封闭会议中心,并下令再次免去内克尔财政大臣的职位,将他流放海外。
内克尔被罢免后,整个巴黎都愤怒了,市民们自发组织起一支抗议队伍,扛着内克尔的半身雕像走上街头,队伍越来越大。义愤填膺的人们烧毁了巴黎城外的几处征税关卡后,聚集在巴士底狱前,高呼“拿起武器”。仅仅3天后,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王国监狱就被群情激愤的民众拆掉了。
国王路易十六得知消息后,转而问身旁的利昂古尔公爵:“是一场骚乱吗?”公爵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这场因税收而引发的法国大革命终于爆发了,这场大革命改变了法兰西人民的思想,三权分立、税赋公平等观念逐渐根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