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避暑+”催热“清凉经济”

2024年08月14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裴石明 李传翠

暑热难熬,为了避暑乘凉,很多地方催生出了不少消暑纳凉的“买卖”。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避暑旅游及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

山西凭借着夏季清凉、温度与湿度均宜人的优势,围绕“避暑+”思路,开展“畅游一夏,清凉山西”主题活动,发布百个避暑打卡地,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广泛认可的避暑旅游目的地。

滑雪场变“清凉场”

这个夏天,大同万龙白登山国际滑雪场并未沉寂,而是换上新装,以另一种姿态迎接夏日的到来。

白天,这里引擎轰鸣,很多年轻人开着卡丁车兜风;夜晚,彩灯大世界的焰火瀑布、非遗火壶、千年铁花和篝火表演与夏夜的清爽凉意格外相配。滑雪场变成了夏日游玩的“欢乐场”“清凉场”。

“白天带着孩子开卡丁车,晚上全家人逛一逛看看彩灯,既避暑又放松,很惬意。”太原游客王先生说。目前,万龙白登山国际滑雪场的卡丁车和彩灯大世界两个项目的日均游客达到了2000人次。

“滑雪场转变‘一季养三季’的传统运营模式,开展了反季节经营模式,今年的经营效果很不错。我们能有这样的收益,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服务和帮助。”大同万龙运动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崔健说。

为帮助滑雪场顺利实现转变,从“一季绽放”到“四季繁荣”,国家税务总局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实地解实情”和“线上问需求”的形式,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营业方向和税费服务需求,完善企业“成长档案”,提供靶向服务。

“特别是税务干部及时响应,保障了我们客流高峰期的发票用量需求,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经营难题。”崔健说。

“夜经济”燃起新热潮

位于泽州县的大阳古镇景区,因为拥有25℃的夜晚,这个暑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觅一方清凉,邂逅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为了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大阳古镇景区在“食”与“购”的基础上,将“夜展、夜秀、夜娱、夜学”等多场景串联,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川剧变脸、特技表演、舞蹈秀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民众乐享其中。

“今年,我们特别推出了‘80年代’主题夜游演出,以情景剧的形式带领游客开启夜游模式,让游客沉浸在本土文化带来的奇妙体验中。”大阳古镇景区总经理张志明说,“结合景区发展的实际,税务部门定期提醒我们规范财务管理,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办税业务辅导,鼓励我们叫响景区餐饮品牌,把服务做到了我们的需求点上。”

据介绍,在大阳古镇景区,“夜经济”经营主体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创业大学生。对不少店主来说,涉税问题常常是他们头疼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税务干部走进夜市,主动为商户讲解税收登记、纳税申报、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涉税知识。同时,他们还走到流动摊点和市民中,宣传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社保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办理税务登记后,税务干部为我们送来‘温馨提醒卡’,里面有网上申报等操作流程,简便易懂,对照步骤自己就能操作,不用害怕出现差错啦。”摊主刘大永说。

“以避暑旅游为代表的‘夏日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经济模式,可以带动文旅、餐饮等相关行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山西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紧盯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营造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为留住城市“烟火气”,孕育新的消费点,促进“夏日经济”发展添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