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绿色税制作用 守护青海最美生态

2024年08月20日 版次:02        作者:杜亚萍 张晓昕 韩世峰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8月的青海,繁华城镇与广袤乡村各美其美,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条条生态绿化通道将一方方美景胜地“串珠成线”。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位居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连接地,青海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面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助力绿色生态企业发展路径,让绿水青山既“出颜值”更“有价值”。

1361户次纳税人享受环保税减免7800万元

从园博园的一步一景到南山公园的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民居,干净整洁的街道车水马龙,往日的工厂烟囱早已不见……城市的变迁,见证了西宁这座西北工业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主要从事化肥生产销售,因排放有害气体较多,一直是开发区缴纳环境保护税的大户。

近两年,该企业缴纳环境保护税呈现稳步下降的态势,2021年入库环境保护税79万元,2022年和2023年均入库59万元,降幅超过了25%。企业办税人员朱女士说:“环境保护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激励着我们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工艺。企业自身也加强了对环保工艺和减排流程的管理监控,缴纳的环境保护税越来越少,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为助力企业向绿色发展过渡、转型,青海省税务部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作,形成“税务征管、企业申报、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征管新模式,实现环保税涉税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为后续申报数据比对、分析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及服务支撑。同时,发挥多部门联动合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及环保税征收辅导工作,增强纳税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治污减排的主观意愿,引导纳税人通过升级环保设施,改善生产工艺流程,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数据显示,环境保护税开征六年多来,全省1361户次纳税人因低排放累计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约7800万元。

“绿色算力”应运而生

行走在海西大地,纵横千里的戈壁瀚海荒凉不再,风力发电机和深蓝色光伏电池板集群形成的“追光海洋”“追风矩阵”势如破竹。凭借着光富、风好、地广的优势,海西州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1880.6万千瓦。

在德令哈市工业园区,青海南玻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抢工期、抓进度、保质量。据企业财务负责人周琦介绍,高纯晶硅是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材料,对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重要作用。

为助力辖区内清洁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大数据分析,积极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了解工业园区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从企业建厂开始,税务干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方式,及时跟进掌握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情况,对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进行政策辅导,从源头对清洁能源企业实现政策精准推送。

“2023年以来,我们享受了各项税费减免金额累计147.83万元,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让我们能够与更多的新能源产业形成园区经济协同发展效应。税务部门的政策精准推送和悉心辅导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增强了信心。”周琦说道。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何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降低绿电用电成本,强化绿电保障能力,充分挖掘绿电价值?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应运而生。据中国移动青海公司工作人员马宏斌介绍,中国移动高原数据中心上架了7kW、10kW、12kW高功率机柜,为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300余家客户提供智算服务。而国网青海电力公司也在加快推进绿色电力算力调度中心建设,实现绿色算力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深耕“绿色算力”企业发展所需,青海税务部门将服务拓展到企业发展全周期,组织政策服务团队就税收大数据、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纳税服务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定期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税费政策需求和业务办理需求,帮助企业充分享受高新技术支持相关税收优惠,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2023年以来,我们享受各项税费减免约3044.91万元,这部分资金有助于我们积极引入尖端技术,加快推进绿色电力算力调度中心建设。”国网青海电力公司负责人谈道。

让绿色成为最具价值的颜色

5000多个湖泊,42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为青海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青海湖畔,“日出之城”黑马河镇吸引了众多游客。2023年,根据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以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的相关要求,黑马河镇打造黑马河观景点,发展集体经济,注册成立了青海观日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据黑马河镇人大主席翟增荣介绍:“观景点自去年7月试营业至今年5月,实现旅游收入850万元。”

辖区税务部门积极组织业务骨干团队,深入企业详细了解项目规划、投资建设情况,全面梳理企业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在税费业务申报等方面进行精准辅导,倾听企业在政策落实、办税服务等方面的涉税诉求,并快速处理反馈。

“通过‘党组织+联合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我们每个村实现了100万元的分红,税务部门的精细辅导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经营企业。”加隆村党支部书记万玛才郎说道。

在林海莽莽的祁连山,祁连山国家公园与34家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科技赋能,建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

今年以来,青海税务部门联合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开展全省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介会议,梳理了13条政策措施,推出操作性强、便利性高、适用度广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赋能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建设电子税务局提供“一站式”服务,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助力国家公园建设,提升生态系统持续性和多样性。

放眼近水遥山,绿河谷、绿山廊,潺潺成镜,生生不息。以绿色为底色,青海省税务局将持续推进多税共治、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不断提升税收治理能力,以税力量赋能建设岸绿水清、点线辉映、人水相亲的城市生态轴带,以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生态保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