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编凉席:“解暑神器”创35亿元产值

2024年08月20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虞立教

在台州市兴欣席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切纸机、编织机、压光机等设备飞速运转,纸张经过裁剪、揉搓、编织、包边、上光、复合等8道工序后,变成一张张凉席。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是“中国编织凉席之都”,其中纸编凉席尤为出名。据统计,台州路桥纸编制品凉席在全国同行业的份额达到90%,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税务总局台州市路桥区税务局聚焦产业发展,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做优做精纳税服务,助力“解暑神器”在海内外市场绽放光彩。

聚力创新,站稳一“席”之地

“我们用的是特种纸,纸浆原料来自南美智利零下20多度的高山地区,纸张有很强的韧性,遇水也不化。”台州市丝丝美席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小勇介绍,纸编凉席经过高温消毒后,能够有效防止霉变,还能吸湿排汗,废弃的纸编凉席还易降解,不会污染环境。

“不少企业做代加工,一张凉席的出厂价为100元,贴牌后就能卖到400元。”梁小勇认为,为他人做“嫁衣裳”只能在数量上实现快速扩张,如果一直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长久之计。为此,当地席业企业的负责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谈研发新产品、产品标准化等问题。

台州市丝丝美席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拿出上百万元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探索引入乳胶、艾草、玻尿酸等原料的创新融合产品。“税务部门对我们研发的支持力度很大,2023年至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82.69万元。”梁小勇表示,这些资金可以投入到创新研发中,帮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开始创新产品和开发技术。为助力当地纸编凉席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台州市路桥区税务局精准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业务骨干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个性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明晰政策执行口径和适用标准,辅导企业进行研发费用的归集整理、建立研发支出辅助账,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拓展销路,“席”卷海外市场

今年,东南亚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纸编凉席凭借可折叠、不生虫、易清洗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日本、韩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进口纸编凉席。

“这段时间,工人加班加点,一天要生产两三千张纸编凉席。”台州市兴欣席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邦球说,“忙的时候,订单起码要推迟半个月到1个半月。为了保证老客户的订单,我们还拒绝了很多新客户,现在还一直在发货,按照现在这个趋势,预计要生产到10月底。”

“在海外市场上,纸编凉席这类‘新品’正在取代传统的麻将席,成为‘新宠’。”台州市志安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志伟说,“2023年以来,公司享受出口退税233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抢占海外市场增添了信心。”

从“出海”到“出圈”,纸编凉席在全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口碑。台州市路桥区税务局建强出口退税集成审核审批团队,通过“滴灌式”政策辅导、“前置性”风险提醒、“动态化”跟踪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配套推出资料预审、预约办税、空缺办理等便民办税举措,在加速企业资金回流的同时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助力“中国编织凉席之都”的名片走出国门、传到海外。

带动村民,“编织”共富美景

“编织凉席是劳动密集型工艺,恰好适应我们这里的人力分布特点。像打线、编织、切布等特定工序,我们会分给加工户去做,既帮我们分担生产压力,也能给当地村民增收。”在林邦球看来,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林邦球通过“工坊+企业+加工户”的结对模式,打造了纸编凉席“共富工坊”,吸纳当地400余户村民就业。

“我们现在一年能有15万元至20万元的收入,非常满意。家门口做事,办税也方便,还能够照看老人和小孩。”从事纸编凉席加工的个体户陆懿说。

看到周边一些村民的腰包“鼓了”,林邦球心里也很高兴。为了守护村民们共同富裕的好日子,台州市路桥区税务局推行“属地+行业”条块结合,组织青年党员、业务骨干在点对点开展政策宣传辅导的基础上,围绕个体工商户关心的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发票开具、报表报送等实务问题,编制专门的涉税事项提示指南,并逐户发放,着力打通政策落实、税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路桥区纸编凉席产业具备完备的上下游供应链,涉及当地370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带动村民人均增收逾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