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汉服在亦真亦幻的国潮主题乐园里沉浸式感受中国古典文化之美,我和朋友都舍不得结束这个‘穿越’梦。”日前,来自湖南的游客胡女士高兴地说。
深夜人声鼎沸、清晨妆造排队,以汉服为媒重温盛世繁华。暑期游火热,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热度再次飙升。据了解,自7月以来,洛邑古城日平均游客接待量超过4万人次,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20.6万人次。
在河南洛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昶彤看来,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为景区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创新赋能 老景区增添新魅力
暮色降临,洛邑古城景区已涌入数以万计的游客,唐代酒楼、宋代商铺交相辉映,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步一景。“来一次洛阳、穿一次汉服”,成为无数人的浪漫之约。
“高考后的一个月,园区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同比增长近50%。进入暑假,园区还开启‘超长待机’模式,亮灯时间从平时的晚上10点半,延长到午夜12点。”李昶彤介绍,在校大学生以及应届高考生,可凭证件到指定店铺一元租赁汉服,同时享受住宿打折、餐饮立减等优惠。
“洛邑古城近年来越来越受游客喜爱,成功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机遇。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使得我们有更充足的资金创新文旅项目、完善景区设施。”李昶彤说,古城推出灯狮画桥、香罗幔天、隋唐集市等30处互动场景,以“汉服体验+洛邑古城”梦幻联动,打造实景剧本杀、实景情景剧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了多国媒体和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走进洛邑古城,向全球展现汉服之美、中华之盛。
“仿佛穿越到了唐朝。”巴基斯坦博主美月在游览洛邑古城时说,“我很喜欢这里,希望明年4月能再来洛阳,观赏牡丹花盛开。”
天天有看点、周周有精彩、月月有热点,洛邑古城持续创新,给老城区带来客流和收入的暴涨,年客流超3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20亿元,拉动洛阳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千亿元。
“邑”起穿越 汉服扮靓一座城
洛邑古城是全国最受欢迎的汉服打卡地之一,游客换上汉服,“邑”起穿越,从“看景人”变身“景中人”,随处可见的汉服装扮让人不辨古今。
近年来,洛阳实施“汉服融城”行动。洛邑古城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发展理念,持续叫响“汉服+洛邑古城”文旅品牌,文旅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至今,在洛邑古城周边1平方公里范围内,经营汉服的商家从18家增至900余家。美团数据显示,近一年,全国提供汉服产品的住宿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20%,其中洛阳新增330%,相关产品订单量增长17倍。
洛邑古城旁的牡丹亭汉服社,几百套汉服分区陈列,梳妆台座无虚席。“我在中国生活5年了,这是第一次来洛阳,就是为了穿上美美的汉服,感受中国文化。”一位正在挑选汉服的意大利游客说,“行走在古城,我感觉好像自己刚从博物馆里复活,到处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景观,还可以看表演、听古乐、品美食、拍照打卡。”
“牡丹文化节、暑假期间,我们店的生意最好,月入好几万元。”三月汉服社的老板陈辉说,“税务部门对我们这些创业人员支持力度很大,上门走访宣传优惠政策、辅导办税缴费操作流程,帮助我们实现规范、健康的发展。”
据悉,从项目招商签约,到商户入驻开业,洛阳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推行全周期管理,重点强化新办主体源头辅导,设定为期3个月的成长辅导期,密切关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情况,防范涉税涉费风险。同时,梳理集成文旅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做到政策推送“一次清”、辅导解读“一本通”、办理享受“一键达”,帮助新办商户加快建设、早日步入正轨。
一业兴百业旺 绘就文旅新图景
一业兴百业旺。前不久,洛邑古城片区举行第四批入驻商户签约仪式,涵盖民宿、餐饮等多元业态。本次签约投资总额约9320万元。据统计,目前洛邑古城景区内就有各类经营主体近百家。
位于洛邑古城的宴天下是一家老字号餐厅。餐厅里,国风小姐姐正在弹古筝、吹笛子,古典氛围直接拉满。“随着这两年来洛游客的增多,我们遇到的税费问题也更加复杂。每次在税费优惠政策享受和发票使用上遇见不懂的问题,我们直接打电话给税务干部就能得到很快的回应和解决。”宴天下(洛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梦晨说,去年公司享受税费减免8万元,有更充足的资金升级菜品、优化用餐体验。
丁德山手工鲜花饼店开业已经7年,老板徐桂荣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洛邑古城客流量增加非常明显。我们忙着做手工鲜花饼,经常顾不上学习、了解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的服务越来越好了,上门为我们讲解个体工商户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辅导我们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
据了解,针对当地个体工商户较多、业务较为繁忙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洛阳市税务局在街区新建了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与周边银行、社区合作开设6个便民服务站,构建起10分钟办税圈,帮助个体工商户实现“家门口”办税缴费。